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三国之最强义父董卓> 第二百一十八章先贤的智慧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一十八章先贤的智慧啊!(2 / 3)

因此现在蔡邕说出有书时,他才会高兴成这个模样。

先贤的智慧岂能小觑?

这时只听蔡邕回道:“回相国,那书中到是记载了一些方法,像是溲种法﹑耕田法﹑种麦法﹑种瓜法﹑种瓠法﹑穗选法﹑调节稻田水温法﹑桑苗截乾法等等这些。”

说到这里,蔡邕顿了顿,踟蹰道,“不过具体效用如何,邕也不敢确定,想来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这话一说出来,蔡邕也是老脸一红。

不过随后又安慰自己,术业有专攻,术业有专攻。

董卓听了蔡邕的回答,觉得这个本书很是靠谱,听听这里面记载的。

溲种法﹑耕田法﹑种麦法﹑种瓜法﹑种瓠法﹑穗选法﹑调节稻田水温法﹑桑苗截乾法。

听着就很专业。

若是董卓多读书便会知道,那位氾胜之曾在陕西关中平原地区教民耕种,获得丰收。

《氾胜之》是他编成西汉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和操作技术的总结。

主要内容包括耕作的基本原则、播种日期的选择、种子处理、个别作物的栽培、收获、留种和贮藏技术﹑区种法等。

北魏贾思勰所作的《齐民要术》也从其中借鉴了不少。

不过这个氾胜之的确是有些太偏门了,也不能怪杨彪也不知道。

“好!这书不错,伯喈回去后且找出来,到时候在找人印证一二。”董卓大腿一拍,将此事定下。

就在这时,一旁的杨彪也开口道:“相国,经过蔡司徒这么一提醒,彪也想到了一本书。”

董卓眼中露出精光,大笑道,“不知是何书?文先既然知道,想必也不会差。”

杨彪掠了掠胡须,回道:“不瞒相国,先前彪之所以没有想到这本书,只因此书乃是一本家书。”

“家书?!”董卓眼中露出疑惑。

杨彪解释道:“所谓家书,乃是那著书之人为其家族所著,如今在外面应无有流传,下官能够知道也是因为我杨家和那著书之人还有些渊源。”

“同时那书中的内容有些……”

董卓皱了皱眉头,“文先有话直言便是,那到底是何书?书中内容有怎么了?”

杨彪见董卓急了,沉声道:“回相国,那书名曰《四民月令》。”

“《四民月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