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把金国灭了,投降派的代表人物(奸细)秦桧能有好下场吗?肯定不能啊,唯有利用岳飞的愚忠把他除掉,而不仅仅是夺了兵权,秦桧才能安心,金国才能安心。
至于宋高宗赵构,因为明知秦桧是金国奸细,出于对金人的惧怕而任由毫无治国能力的秦桧把持朝政,他敢说不吗?
《宋史·纪事本末》卷七十二,秦桧死后宋高宗才松了口气:“桧亡故朕今日始免靴中置刀矣”。
宋高宗是一国之君,上朝时还要在靴中藏刀,秦桧死后才敢说出来,为什么?其中缘由,不言自明。
赵构骑着马,一边往刘浩军中行去一边想着自己曾经看过的关于岳飞冤案的内容,突然间想起了难以回避的问题:现在,钦宗还在京城呢,岳飞是忠于他,还是忠于自己呢?
还有宗泽,原历史上,金兵掳走二帝时,他不顾大元帅府的反对,起兵渡过黄河,准备截击金兵救回二帝,最后虽然因其他勤王队伍无一配合而不得不放弃,但其忠君之心切可见一斑。
如果这两人都不支持自己,难道要指望汪、耿之流为自己打天下吗?那还不如尽早寻个地方归隐山林更靠谱呢。
还没到刘浩部营地,赵构就打马返回了帅府,情绪低落至极。
偏偏副元帅宗泽又赶了过来,步履轻快,面露喜色。
刚一见到赵构,他就兴奋地说道:“殿下,大事成矣!”
他完全没有注意到赵构怏怏不乐的表情。
“呃,什么大事?”赵构翻眼瞟了他一眼,脑子都懒得动。
“募兵啊,老夫说服了几路义军归附,又招了些残兵,加上我部士兵,兵力已达五万!听说汪伯彦也招了两万人,再加上韩世忠等其他各部的兵力,总兵力已达九万!今日让各部兵马做好准备,明日就可以发兵了!”
宗泽一口气报上了这些天的工作成果,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这么快?赵构有点懵,看来他的小翅膀已经扇出了不小的动静,宗泽和汪伯彦都有些超常发挥了,短短十几天时间竟然招了这么多兵来,历史的进程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韩世忠的名字更是令他眼睛一亮,又来一员大将!
随即,他的眼神又黯淡下去,还是老问题啊……
看来,发兵援京已是必然,说过的话这时候再反悔肯定是不合适的。
但,说实话,赵构认为,宗泽乐观的有些过份了。
就算现在的总兵力真有九万之多,可是,因为大元帅府一味扩大招兵规模、追求扩张速度,兵员成份复杂,军事素质和作战水平是个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