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在给军官讲课时经常提到:“用士兵的生命堆出来的胜利,不算真正的胜利!”
“打仗时先用火炮轰几轮,再用火枪射几轮!最后再近身肉搏!”
“应该以最小的代价,消灭敌人!”
……
这些是他当年总结米国发动局部战争的战例时得出的结论。
他把米国人的心思看的很清楚:在别国的国土上战斗,怎么炸、怎么杀都不会对本土的国民造成伤亡;在派遣地面部队推进之前,必定先以电子战、空中打击作为手段,将敌方反抗力量和大规模杀伤武器摧毁,为地面部队扫清障碍。
所以,能利用武器优势消灭敌人、减少己方伤亡,就不要让士兵冲上去肉搏。
自古以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等诗句道尽了战争的残酷与悲哀。
凡为将者,无不熟读兵书,对各种战例熟捻于心。
可是,谁能想到打仗竟然可以如此轻松?
除了极少数敌人勉强算是冲到了己方阵前,其余的都倒在了短短几百步之内的空地上,连接触对手的机会都没有!
滦州之战,宋军仅以数人轻伤的代价便全灭了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