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府,位于今吉林gāo • guān春市农安县,为辽金两代军事重镇和政治经济中心,扼守着松花江两岸,地处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自古以来,就是一座非常重要的城池,兵家必争之地。
原历史中,金兵俘虏宋朝徽、钦二帝,曾一度将他们囚禁于此,肆意凌辱。因为消息不畅,岳飞以为二帝一直被拘押在这里,所以与诸将豪言:“直抵黄龙府,与诸军痛饮耳。”
黄龙府的前身,是夫余国后期的王城。扶余国,是居住在中国东北部的古老民族建立的小国,为汉朝属国。
高句丽灭了扶余国之后,扶余王城成了高句丽的扶余城。唐朝时,高句丽被大唐灭了国,之后这里又变成渤海国的扶余府。再后来,渤海国又被契丹人灭了,辽国为了便于管理女真五部,将这个交通便利的扶余城扩建成了规模宏大的城池。
至于黄龙府名称的确定,有个传说。说当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攻灭渤海国的归途中,因身体不适停留在夫余王城。然后,有人发现一条黄龙盘旋在城市上空,当晚耶律阿保机就驾崩了,就因为这个传说,扶余城改名黄龙府。
说到了扶余,这里小小的八卦一下。扶余王城经历了高句丽、渤海国以及辽国的连续三次破城,损失惨重,估计也是认识到了兵家必争之地的无奈,于是便有扶余王室带领大批扶余人东向而行,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去了朝鲜半岛北部。
后世的高句丽,百济民族可以说都是扶余人建立的。
至于棒子国的祖先,主要是三韩人,其实与扶余人没多少关系,生拉硬拽地说扶余人是他们的祖先、东北是他们的祖居之地,纯属无稽之谈,当初东北的三韩人少得很。
这事儿现在就不说了,还没到时候。
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时,国都是会宁府,而不是黄龙府。
但黄龙府的人口规模和政治经济地位远超会宁府。
在辽朝的时候,黄龙府就因为交通十分发达,聚集了大量的汉人、契丹人、女真人等各个民族的商人、居民,人烟稠密,村屯密布,城郭相望,可以说是辽国的一线城市。加上有重兵把守,易守难攻,黄龙府即便比不上开封府,在当时也绝对是屈指可数的坚城。
吴玠原本比杨再兴的行进速度要慢些,因为杨再兴攻打咸州城耽误了几天时间,他反而先一步到达了黄龙府。
黄龙府雄踞在伊通河西岸的高地上,呈正方形,城高十五米,城垣周长三千八百四十米,四面除有大门外,在南、西、东三面还各有一个小门,四角各有一个高大的角楼。
守将是当今金国完颜晟的叔父完颜谩都诃,拥有正规守兵三万人,加上杂兵和签军,总兵力近十万人。
城内人员构成复杂,其中契丹人、汉人、女真人最多,占九成,比不多各占三成。
最重要的是,即便城内有三成汉人,因为辽金维稳需要甚少盘剥,加上少受战乱,对于宋朝也没什么归属感,远不如燕京以南的汉人心向大宋民心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