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门炮,随着轰的一声炮响,齐齐向后震退了一米多,连固定炮架的铁隼都被带出了地面。
只是一炮的话倒是没啥影响,正好还省了拔铁隼的力气。
陆文龙现在想的是连续进行炮击的情况。
黄龙府城交通便利,路面既平坦又宽阔,炮架退回来一些也不怎么影响后续的炮击。
如果换作路面状况不是很好的地方呢?炮位难以固定,变换了角度的话,那就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下一炮的落点在哪里可就很难说了。
炮架为什么会自己向后移动呢?陆文龙的小脑袋瓜高速运转,想到了岳云和自己空手切磋时,被自己仗着身高力大震退的情况;想到了过新年放爆竹时,二踢脚升上天空却将湿软的地面炸了个小坑的情况……
就是说,炮弹发射出去时,同时有一种向后的力量,正是这股力量使得炮架向后移动!
没错,就是这样子的!陆文龙的心里一阵激动。
这就好办了,练武之人谁不知道卸力啊?想个法子把这股子向后的力量卸掉不就成了?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这么经典的定律就这么被陆文龙给琢磨出来了,比牛顿发现这个定律的时间还早五百多年!
陆文龙可不知道什么牛顿马顿的,已经开始想着如何卸去炮弹发射产生的推力了。
这已经算是牛顿第三定律的运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