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此,杨磊进了古玩店更是如鱼得水,因为好东西实在太多了。
只是捡漏儿的难度也高。
他是行家。
卖家也多是行家,就算老板自己不懂,也会请个专业的掌柜。
能立足潘家园的古玩店,看店的人都不一般。
比如杨磊和谭佳颖光顾的第一家古玩店,看店的是个小青年,看起来最多三十出头,脸上还有点疤,应该是遭遇火灾或者其他意外导致的毁容,下巴还稍微有点歪,不过人挺热情,看到俩人进来,还起身招呼了一声,“两位看点啥?”
嗯,这真的很热情了。
好多古玩店的掌柜看到杨磊谭佳颖这种小年轻进门,可能理都不理,只会等杨磊他们这样的年轻顾客主动开口。
一,顾客主动开口会暴露很多信息,很多外行就是在这一句话上暴露了自个儿身为外行的事实,也会暴露顾客的需求和目标,方便对症下药。
二,这种无言的冷落,会让卖家在接下来有可能存在的讨价还价中占据气势的上风。
当然,还有可能是真心不想搭理杨磊这样的年轻买家,因为潘家园里最多的是各地来的游客,以看热闹为主,尤其是年轻游客,好奇心重但消费水平却很低,不是古玩店的消费主力,往往说了一大堆结果统统是白费口舌。
一年前杨磊就在周齐云店里碰到过类似的情况。
他和周齐云喝茶聊天的时候店里来了一对二十来岁的小青年,说是要给爷爷买个生日礼物,最好是瓷器,周齐云看兄弟俩还挺有孝心,耐着性子费力吧唧地给兄弟俩介绍了一大堆,结果最后一问预算,兄弟俩就八百多块钱。
在其他地方,05年的八百块钱真不算少,能买一套轻奢品做生日礼物。
但在古玩店里……
周齐云捏着鼻子拿了一只民国的青花盘子给兄弟俩。
这也就罢了,最绝的是兄弟俩临走时来了一句“包不包退?”
差点把周齐云的鼻子给气歪了。
花了大半个小时的时间,把杨磊这个好朋友晾在一边,费尽口舌又受尽憋屈,最后才八百块入账,刨去五百二的直接成本和其他间接成本,最后净赚也就几十块钱……
最关键的是还浪费了周齐云的一番好心。
本来目的是看兄弟俩有孝心,想做个好人成全一下,结果最后不赚钱不说还被迫吞了一嘴的苍蝇。
当时周齐云的脸色别提多难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