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参与空投的英国飞机,因为有两架被德军的高射炮所击落。为了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经过这次之后,英国人再也没有对华沙进行过空投。
而德军发现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最薄弱的地方,是在普拉加和谢德尔采之间的地方,便集中了第4装甲师、戈林装甲师、第19装甲师和第73步兵师,在这一地区展开了新的攻势。
在司令部里指挥战斗的罗科索夫斯基,看着面前的地图,感慨地对马利宁说:“华沙的起义者能够夺取维斯瓦河上的桥梁并攻占普拉加,从敌人后方给予打击就好了。那他们就能以此帮助坦克第2集团军的部队,使局势朝着有利于我军的方向发展。
但在伦敦的波兰正府根本就没有考虑这么做,作为他们在华沙代言人的布尔将军和蒙特尔将军,根本没有打算这么办。他们做完见不得人的事情后,便逃之夭夭,让被他们挑拨起来的人民对一切付出惨痛的代价。”
“司令员同志,”马利宁对罗科索夫斯基说道:“自从波格丹诺夫负伤后,坦克第2集团军由参谋长拉济耶夫斯基指挥,他是一位能力强、精力充沛的将军,在指挥部队与德军作战的过程中,取得了不少的战果。但他的部队经过长期的战斗,部队减员不小,指战员们也变得疲惫不堪,我觉得他们可能抵挡不住德军四个师的进攻。”
罗科索夫斯基抬头望着马利宁,说道:“参谋长同志,你的意思是让米沙的第48集团军顶上去?”
“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马利宁指着地图对罗科索夫斯基说:“司令员同志,您请看。索科夫将军麾下的近卫第1和第6师,就驻扎在谢德尔采,完全可以让他们从德军的侧翼发起进攻,来粉碎他们围攻坦克第2集团军的意图。”
“我看可以。”罗科索夫斯基略加思索,就同意了马利宁的提议,他补充说:“在目前的情况下,把第48集团军投入战斗,是非常合适的。只要他们一行动,就能牵制德军的不少兵力,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把第65和第70集团军的部队,从别洛维日密林里拉出来。”
“只要第65和第70集团军通过了别洛维日密林,等于我们的手里就有了预备队。”马利宁有些激动地说道:“我这就去打电话,把您的意思转达给三位集团军司令员。”
可没等马利宁去打电话,就有一名参谋拿着一份电报走过来,交到马利宁的手里:“参谋长同志,这是第65集团军司令员巴托夫将军发来的电报。”
听说巴托夫发来的电报,罗科索夫斯基有些沉不住气了:“参谋长同志,巴托夫在电报上都说了些什么?”
马利宁快速浏览完电报上的内容后,脸上露出了震惊的表情:“第65集团军在行动的过程中,有两个德军坦克师穿插到了集团军的中间,将第65集团军的部队分割为几个部分。如今巴托夫和大多数的师级作战单位失去了联系。”
“情况不太妙啊,参谋长同志。”罗科索夫斯基听完马利宁的讲述,脸色变得铁青:“我们右翼的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本来推进速度就很慢,假如第65集团军被德军分割歼灭,那么我们和友军之间就会出现一个宽达五十公里的缺口,若是德国人冲进了缺口,对我军实施迂回包围,那情况可就不太妙了。”
“司令员同志,我们要想办法把第65集团军从危险中解救出来。”马利宁表情凝重地说:“您说说,我们该怎么办?”
“还是按照刚刚的计划,让米沙的部队投入战斗。”罗科索夫斯基的眼睛盯着面前的地图:“只要第48集团军行动起来,那么敌人原来的进攻计划就会被打乱,到时他们不得不抽调兵力去对付米沙,而巴托夫那边所承受的压力,也能得到极大的减轻。”
看到马利宁拿起话筒,准备给索科夫打电话时,罗科索夫斯基特意叮嘱他:“参谋长同志,你可以把华沙所发生的事情告诉米沙,没准有助于他制定各合适的作战计划。”
“明白了,司令员同志。”马利宁点着头说:“我会把华沙城内的情况,如实地向索科夫将军讲述的。”
电话很快就接通了,马利宁一听到索科夫的声音,就直截了当地说:“索科夫将军,司令员同志命令,让你们尽快派出部队,在普拉加和谢德尔采之间迎击德军的部队,减轻坦克第2集团军的压力。”
虽说部队休整了个把月,索科夫都有些坐不住了。但此刻听到马利宁的命令,他还是忍不住好奇地问:“方面军参谋长同志,我们为什么要在普拉加和谢德尔采之间迎击敌人呢?要知道,假如我部向北面运动,还能与停留在别洛维日森林的第65集团军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