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谟和卫景瑗早就知道刘慧明的计划,见他果然抓了永庆王,不禁有些后悔来到这里了。
而被蒙在鼓里的大同知府董复早就吓得面如土色了,转身弓着身子劝刘慧明道,“阁部明鉴啊,永庆王乃是天家贵胄,我等臣子如何敢加罪?”
刘慧明把横了他一眼,不以为然地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你怕个毬啊,出了事我担着。”
卫景瑗也小声道,“阁部,当真要取他人头吗?”
刘慧明嗯了一声,坚定地道,“我做了这么大一个局,不要他的项上人头岂不是白费了这么多功夫?”
刘慧明朝董复努了努嘴,示意他审案,董复没办法,只得开始从小虾米审起。
这些的罪状已经拟好了,证据也都是现成的,审案的进度很快,不到一刻钟就已经定了一个人的生死。
董复把惊堂木狠狠地一拍,厉声道,“匪首卢大,背负人命二十五条,银乱妇人十八人,当处凌迟之罪。”
说完就把状纸呈给了卫景瑗,卫景瑗画了押又递给了刘慧明,刘慧明拿起笔批了几个字,道,“凌迟太麻烦了,还是斩首吧,立即执行!”
众人吃了一惊,刘慧明连午时三刻都不愿等,可见他是有多恨这些土匪。
卫景瑗一挥手,两个亲卫押着匪首卢大来到刑场,一个刽子手举起鬼头刀呼啦一声,一颗大好的头颅就被他拎在了手里。
围观的群众吓得跪满一地,不住地向刘慧明磕头,就连满不在乎的永庆王都闭口不言了。
刘慧明看了场下一眼,淡淡地下令道,“把人头挂在城门楼子上示众三天。”
一个兵丁拎着人头走了,刘慧明指了指董复,下令道,“继续审案,下一个。”
半个小时以后,城门楼子上又多了一颗人头。
到下午未时,三十多个匪首已尽数伏诛,整个被告区只有永庆王一人了,而此时的他早已没了嚣张的气焰,乖得像一只小猫。
刘慧明看了一眼围观的百姓,又看了看永庆王,道,“这个人还是我亲自来审问吧。”
在老百姓的眼里,朱家宗室都是龙子龙孙,大明的臣子是没有资格定他们的罪的,刘慧明绑了永庆王,还敲掉了他的打压,已经让围观的百姓震惊不已了。
但刘慧明显然不是是杀鸡给猴看,他已经开始玩真格的了。
他拿出几页状纸,问道,“永庆王殿下,你可知你犯了哪些罪?”
永庆王先前被吓得魂不附体,看到的死人多了反而让他逐渐镇静下来,闻言,强辩道,“孤乃大明宗室,太祖后裔,何罪之有?”
刘慧明哼了一声,道,“你还知道你是天潢贵胄啊?既然是天潢贵胄,你收留这么多草寇,意欲何为?”
永庆王闻言,强辩道,“他们……他们是我的朋友,我收留他们有何不可?”
刘慧明哼了一声,道,“正德年间,宁王收留几百山匪盗寇谋反,我看你和他一样,也是在蓄意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