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万年将信将疑,“原来还有这么多说道啊。”
刘慧明点头,“暂时就按按照这个标准执行,五十个人分一斤盐,以后每个伙食团就按照这个标准领取,不得打折扣。”
刘慧明一边训话一边把头转向了秦辉明,秦辉明忙点头应承,他现在是大总管,责任重大,刘慧明必须把他盯紧了。
军队的吃盐问题都这么紧张,老百姓的困难就可想而知了,每天十五石盐的消耗量还没算上襄阳的百姓,一想到那些嗷嗷待哺的百姓,刘慧明就一阵头痛,在他的记忆里,湖北湖南都是不产盐的,主要靠淮盐接济。
但因为战争原因,历史上有两次川盐济楚,第一次是太平天国时期,因为太平天国盘踞在江南一带,淮盐运不上来,清政府只好从四川调盐,这也极大地推动了四川盐业的发展。
第二次川盐济楚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小日本占领了华东,湖广人又没盐吃了,四川的井盐再次扬威湖广。
刘慧明提前两百年提出了川盐济楚的策略,长远来看虽然是好的,但是现在军营里只有几百斤盐了,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淮盐运不进来,川盐又被流贼占据了,刘慧明一时不知道去哪里搞盐,只好问道,“咱们还有其他地方购盐的渠道吗?”
马祥龙为难地道,“大明现在所有的盐场都在沿海,除了淮盐最大,就只有沧州盐场了,其他地方都小的很。”
“那就只能从盐贩子身上想办法了”,刘慧明想了想,“咱们先成立一个盐社,先购盐解燃眉之急,不论用什么手段必须搞到盐,必要的时候可以动用军队。”
“好!”马万年一拍桌子,“子龙,你这就给世叔写信,一定要把川东的盐场掌握在手里。”
谢凤武忙答应了,“川东有云安、大宁、温汤井、长滩四大盐场,我都一一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