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开了新乡的城门,刘慧明当即着手筹集粮草。
第二天一早,他不顾主簿罗鼎屁股上的伤情,把他强行叫来打听情况,“罗主簿,我想在新乡征一万石粮食,你看该如何办?”
罗鼎闻言脑袋嗡的一声就炸了,他刚躲过一劫,刘慧明又给他出了这么一个难题,让他顿觉此生无望。
刘慧明静静地看着他,静候他的佳音。
罗鼎躺在行军床上辗转反侧,见没有赖掉的可能性了才面露难色道,“大人,中原这几年屡遭天灾人祸,百姓哪还有余粮啊出售?”
刘慧明呵呵笑道,“普通百姓自然是没有余粮,大户手里有嘛,比如你这样的家庭,肯定有不少余粮吧。”
大户?他要拿大户开刀?
听到提到自己,他顿觉脖子一凉,苦着脸道,“大户把粮食看得比命还重要,如何肯给大军粮草。小的家里虽然有些积蓄,但于大人而言也不过杯水车薪而已。”
“这个我知道!”刘慧明见他紧张得汗水都出来了,忙笑道,“你放心好了,你那点儿粮食我还怎么放在眼里。我现在要你给我想想办法,怎么在这里搞到粮食。”
罗鼎沉思半晌,仍然不发一语。
刘慧明见他实在为难,又补充道,“不是要,是买。新乡现在粮价几何?”
罗鼎道,“昨日是二十二两一石,今日不知道,有可能又涨了。”
“二十二两?”刘慧明倒吸了一口冷气,迟疑道,“夷陵才三两一石啊,这里怎么这么贵?”
罗鼎赧然道,“中原处于乱世,耕作的人少,每年所产之粮都在减少,因此粮价越来越贵,现在就算有银子,怕也买不到。”
接着,他便诉起苦来,什么卫辉府有多少大户,哪些人家里有背景,不能动,哪些是皇庄,惹不起,哪些又是王庄,也是不能动的。经他这么一说,刘慧明才对河南的情况有些了解,我勒个去,好家伙,河南一省竟然有七个藩王,虽然现在大部分都被李自成灭掉了,但豫北三府的卫辉、彰德、怀庆仍然有三个藩王趴着吸血,加上在此避难的周王朱恭枵(寄居彰德)和福王朱由崧(寄居怀庆),实际上有五个藩王。卫辉有幸被潞王朱翊镠看重,现在已经繁衍两代了。
刘慧明叹了口气,道,“看来不用点儿非常手段,是买不到粮食了?”
罗鼎沉默不语。
刘慧明想了想,开口道,“借粮可不可以,我们在襄阳和夷陵有很多粮食的,借一斤到时候还二十两,可不可以借到?”
罗鼎想了想,最终挤出了一个字,“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