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明滔滔不绝,讲述着自己上辈子选修课里的政治学知识,不时还在纸上写写画画,完全进入了忘我的境界。
“咦,怎么看不到了?”刘慧明抬头向外看了看,才发现天已经黑了,三人整整谈了一天,而几次要谈的流贼问题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提出一个解决的办法。
崇祯笑道,“现在天已经黑了,咱们先吃饭,然后把流贼的问题说完,就散朝。”
王承恩一边起身张罗晚膳,一边提醒道,“陛下,现在是下午,没有上朝。”
“你这老狗,去你的吧!”崇祯哈哈大笑,“德华,陪朕出恭。”
刘慧明心想,没想到你还有这个爱好,自己正好也想嘘嘘了,就跟着去了。
刘慧明一边活动着身体,一边笑道,“陛下今日被臣屡次顶撞,没责怪臣,臣真是感激不尽啊。”
崇祯笑道,“朕虽然急躁,也爱发脾气,但朕并不是一个不知道是非之人。”
刘慧明笑道,“俗话说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事要一件一件地做,有些事情是急不来的。”
“爱卿说得有理!”崇祯见他不时冒出几句市井俚语,颇觉有趣,便想起了一个人,这人叫刘鸿训,也是个喜欢说俚语之人,只是他的俚语比较粗俗,刚开始他还觉得有些新颖,但听多了就觉得恶心,因此,刘鸿训虽然入了隔,有很快出局了。
而刘慧明的俚语则大不同,他的俚语其实更像大白话,都是一些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道理,虽然浅显,却显得颇为高雅。
二人来到恭桶边,方便完之后,崇祯又问道,“刘爱卿,朕有一个问题,你如此博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武百科,无所不会,你师父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