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嘿嘿地笑道,“老爷,小的从小过的就是刀口舔血的日子,实在过不惯那样养尊处优的日子,您还是让我带兵吧。”
除了说出来的意思以外,肖邦心里还有一层想法,他们十二个人里面,他其实是不怎么服气商家兄弟的。如今,商石敬早已独领一军了,老二商木敬不愿混官场不说,老四守卫兵部衙门,拽得二五八万似的。老五更是了不得,率领着刘慧明的亲卫营,成了刘慧明的禁军头领,时刻伴他左右。
他排行老三,能力并不亚于几人,却当了一个家丁头子,帮刘阁老看家护院,竟然还没有几个小弟混得好,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他虽然知道守卫家宅责任重大,但他打心里不喜欢这个工作,他希望像大哥商石敬那昂独领一军驰骋疆场,和关外的鞑子拼个你死我活。
刘慧明见他意志坚定,便笑着说道,“好,你既然想带兵,我今天就给你这个机会。”
肖邦大喜,忙跪地磕头道,“末将谢老爷栽培。”
刘慧明道,“阳和这个地方很重要,王继谟又是个无能之辈,我想把你留在这里,为我们大军留一条后路,你愿不愿意?”
肖邦迟疑了一下,问道,“不知老爷给我多少兵马?”
刘慧明道,“暂时给你一团兵力,如果你能搞到钱养兵,那就可以多养一些。”
肖邦吃了一颗定心丸,喜道,“请老爷放心,末将定不负所托。”
“好,起来说话。”
王继谟对刘慧明七月在宣府的所作所为一清二楚,知道只要检阅军队就意味着要发饷了,因此早早地就嘱咐属下好好表现。
王继谟想好好表现一番,特意穿了一身戎装,颇有些些英武之气,只是他年老体衰,这一身盔甲有三十多斤重,穿了没多久腰就已经伸不直了,脸色也变得灰暗起来。
刘慧明见状,笑着打趣道,“王督丞今日比昨日又添了几分威武啊,不愧是大明的封疆大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