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董卓一个劲地摇着肥硕的脑袋,“不听劝,不听劝啊!”
董卓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官军现在每天吃的粮食,都是从三辅居民手中“抢”来的,可以说三辅的居民就没有一个心中不是积了一肚子怨气的。如果到时候,王国拿下了陈仓,挥师东进,三辅的民众是支持谁,还不一定呢。
要是官军再次战败,皇甫嵩凭借他的功勋和威望以及自己的士族身份,最多跟张温一样,免职养老。但董卓及他麾下的军士就不一样了,因为他们都是西人,这里就是他们的家,正所谓退无可退,逃无可逃,里外不是人。
董卓还是没能说服皇甫嵩发兵,但他风急火燎的样子,却引起了梁祯的疑心,因为看董卓的样子,这陈仓城中,似乎有一样在他心目中十分重要的东西,不然的话,单凭李蒙及那八百个军卒,是断不能劳动董卓一而再,再而三地放下面子去求皇甫嵩的。
为了搞清楚这个中真相,梁祯悄悄地来到右扶风,“潜入”牛辅的大营,试图从他嘴中打探出一些事情。
“牛校尉,董将军屡次向皇甫将军请求速救陈仓。但皇甫将军一再拒绝,董将军为此已是十分忧虑。不知道我等能否做些什么,来替董将军分忧?”
牛辅打量了梁祯许久,才捧起梁祯给他斟满的酒碗,轻抿了一口:“唉,董将军确实有他必须立刻发兵陈仓的理由。如果他知道你们这么有心,也一定会很高兴的。只是这陈仓城外,王国围了上千从,别说我们了,就是周朝的孟贲、夏育再世,恐怕也冲不进去啊。”
牛辅这话有两层意思,那就是其一,陈仓城内确实有着一样对董卓而言非常重要的东西,但这东西,偏偏是董卓不能开口明说的,也就是说,这东西极有可能是董卓的私人物品,且不能为外人所知的。既然如此,梁祯也确实没有献殷勤的必要了。
梁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精神,放弃了探究这“宝物”的念头,然而不过两月,这宝物便主动向他“掀开”了自己神秘的面纱。
那是中平六年二月,山道上还铺满了一尺厚的雪,天空中,铅灰色的乌云仍旧久久不肯离去。这不是一个好天气,但前线却传来了好消息:王国终于因为久战无功,撤退了!
董卓收到这一消息后,立刻让梁祯率领一百精壮军士,跟着自己飞马奔赴陈仓。从高陵到陈仓,不过两天的路程,然而这段短短的路,陈仓守军所苦盼的“援军”却走了八十多天,直走到王国丢弃辎重撤军后,才姗姗出现在地平线上。
“我儿何在?”别看董卓是个大胖子,可他下马时的动作却是行云流水,不带一丝停滞。
经过八十多天的激战后,李蒙整个人都是黑色的,远远看上去,就像一根烧焦了的木桩子一样,若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前几步,还能嗅到一阵催人作呕的气味。
“我宣儿呢?”董卓却毫不顾忌李蒙身上的味道,一手揪住他的胸甲,一遍又一遍地追问道,“我宣儿呢?他在哪?”
“呜哇!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