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后汉长夜> 第二百零四章 失控的四年(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零四章 失控的四年(八)(3 / 3)

(本章未完,请翻页)

能私下调动?一切,都还得等皇甫将军到任后,再作定夺为好。”

牛辅和胡轸一唱一和地将基调定下后,就轮到其他人站队了。

首先说话的是董越:“军粮事关重大,贸然做主,对将军不利。所以,还是等皇甫将军到任后再作决定吧。”

“三辅难民有数十万,如果不及时救济,恐会有变。所以我认为,还是应该先行救济。”段煨站在牛辅一边。

李孝儒却站在了胡轸一边:“不然,皇甫将军十月就到任了。但根据往年的经验,乱民要成气候,最起码要到十二月,如果我们提前开仓,恐有弄巧成拙之嫌。”

“胡校尉所言不无道理。只是,圣人言‘民为贵’,如果我们不救济这数十万难民,恐怕到时候非但难民会生变,而且也给了朝中诸公非议将军之口实。”

“辅儿所言不无道理,传令,开仓放粮,以救济灾民。”董卓见梁祯也表了态,赞同牛辅的人成了大多数,于是便将此事拍板决定下来。

董卓下令开仓放粮的消息一出,立刻在三辅地区引起了轩然大波,很些三辅的官员上书弹劾董卓以军粮来为己养名,以图谋不轨,但也有不少士人上书替董卓辩护,一时之间,大家吵成了一锅粥。

也有些想表现的人打起了歪心思,他们特意收集了一些董卓的是与非,再用自己的语言将它们与本次开仓赈灾“整合”在一起,成了董卓图谋不轨的“证据”,并将之一并呈递到即将到任的皇甫嵩手中。

皇甫嵩看着这雪片般飞来的书信,脑袋也不由得大了几圈。事关,朝堂之惨烈,比之战场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之余,还极容易落得身死族灭的下场。

“大人是为何而虑?”皇甫郦是皇甫嵩的从子,身高八尺,面有威容,更有专对之才,各方面都甩皇甫嵩的亲儿子皇甫坚寿几条街,因此,皇甫嵩更愿意将他带在身边以问对策,皇甫坚寿则反而被他“外放”了。

皇甫嵩合上书卷,拍了拍自己的大腿,没好气道:“不少关西士人向我弹劾董卓私下开仓放粮,让我以军法杀了董卓。”

“大人,我观董卓此人,残暴骄横,早年就曾多次辱骂张太尉。而今,他又私自以军粮赈济灾民,如果不及早图之,日后必定祸患。”

“唉,你以为我不知道吗?”皇甫嵩摆摆手,拍了拍面前的桌案,“张太尉怎么说的?若杀董卓,西行无依。你跟那些庸人一样,都理解成只有董卓认识西进的路了对吧?”

“这……”

“我告诉你吧,董卓部下近两万军士,只有不到八千是汉儿,其他的,全是凉州的羌胡。这些人,除了他董卓,没有人能够掌控。张太尉当年,就是想到了这层,才不得已一而再,再而三地忍让董卓。”

一万多名全副武装,且身经百战的羌胡老兵,如果与韩遂等人连和,足够撼动关中,惊扰天下了。如此向来,当年张温怎么也不肯听从孙坚的建议,处决董卓也就情有可原了。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