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武侠修真>桃李春风皆是笑话> 第一百零六章 长者赐 莫敢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六章 长者赐 莫敢辞(2 / 3)

苏砚安羞愧难当,白衣之上的墨点似乎更多了些。

老人见状只是微微一笑,便又继续说道:“至于你自认为做的不错的因材施教一事,其实也不够好。教书的夫子们确实很有耐心,可耐心却还远远不够,因材施教的方法也还不够多。

前些日子在书院里闲逛,见到了一个被教书夫子赶出学堂的孩子,远远瞧着似乎两人的心情都不太好。夫子指着鼻子骂他蠢材,孩子虽然嘴上不说,可心里却也在骂前者是个老顽固。虽然不太能说明什么问题,但也许换个方法这孩子说不定就能安心读书了呢?动辄打骂,其实往往都是坏的结果要多一些。

每逢闲暇之时,我都会去想一件事,那就是当初创建二十四书院的初心究竟是什么,是制约和监察天下,或是为了给人族培养几个明理的读书人?其实都不是。书院存在的意义其实很简单,而是在于教会人们如何能够将浮躁的内心变得安静下来。只有把心静下来,才能真正将书本上那些看上去死气沉沉的文字变得生机勃勃,然后最终使其在自己的心中彻底安家。读书切记不可读死书,不是先生说什么,我便一定要去这么做,最重要的其实还是自我的感受。道理与规矩从来都不是什么枷锁,而是让我们的天性最大程度得以释放的一份助力。”

原本如老人一般端坐的白衣儒生,此刻已然跪在了老人面前,耷拉着脑袋,脸上满是自责与愧疚。

老人起身,站在这个相较于其他人而言已经做的不错的晚辈身旁,一只手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微笑道:“与你闲聊两句,其根本不是为了打击你的道心,只是想提醒你一句罢了。书院的教学方式切记不可死板,要懂得变通,孩子们固然淘气不懂事,但能好好说话的时候,为何又偏偏要恶语相向?为人师长的一句无心之话,尚且会让那些不懂事的孩子们心存芥蒂,而一句故意为之的恶语最后又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可想而知。若是在出现一些我们不愿看到的景象,届时便是你我之过了。至于书院的大门,千万不要只为某一人而开,而是要对那些真正愿意求学之人敞开门扉。这个求学之人可不单单是指我们人族。”

白衣儒生重重点头,道:“晚辈都记下了。”

老人背对着这位书院山主,脸上流露出欣慰的笑容。人都会犯错,只要不是那些无法被原谅的错误,那就都有改正的余地。而且犯错之人愿意知错,知错之后又愿意改错,那便是一件极难得的事情。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改错不难,难的是知错二字。

老人的一番言语若是落在一些人的耳中,第一件要做的事其实大多都不会是反思自己可能存在的错误,而是要据理力争,反驳几句。

所以知错是一件极难极难的事,至于改错一事到底难不难,其实也很难,只不过往往很多人都做不到这一步,而且在此之前,最可怕的一件事就是自认无错。

高大老人的目光透过层层阻碍,望向距离此处极远的那个地方,神色不禁有些凝重,似乎是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了,有些事毕竟不能总那么放着不管。

老人在离开前最后看了一眼跪在背后,久久还未回过心神来的苏砚安,只见这位原本一席白衣的书院山主,此刻的衣衫已经被墨色侵染了大半。

对此老人并没有任何担忧,反倒有些笑意,因为等到衣衫再次一尘不染的时候,那就说明当下的这个儒生那个时候已经近道了,至于能不能真正地走出那一步,见到楼外更加壮阔的风景,老人不敢保证,自己能做的也就仅限于此了。

高大老人收回目光,心中想着某处,下一刻便来到“某处”,就此离开人间。

-----------

继续一路向南而行的马车,当下换了个车夫,不再是剑客张欣楠,而是少年张麟轩。至于张欣楠本人则骑上了那匹王府长女留给自家弟弟的骏马,一骑当先。

骑马前行的剑客忽然间神色有些恍惚,随即抬头望向天穹的某处,那里有一道不小的缝隙,悄然打开,又立刻悄然关闭。一道修长的身影在那里停留片刻,便一闪而逝,就此离开了人间。

坐在马背上的张欣楠喃喃自语道:“期待再见的那天,希望到时你还活着,而我依旧是我。”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