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重生明末从航海开始> 第9章 第一桶金到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章 第一桶金到手(4 / 4)

但回答:好几天没去了,我马上起来去。这就给人一种还是好孩子的感觉。

“好几天没去了,也不知道功课落下多少,俺马上起来。”

大丫在窗外甜甜道:“嗯,水盆柳树枝准备好了。”

杨浩起来穿着新衣服洗漱,大丫帮着把头发扎好,吃过饭后大丫已经把装笔墨纸砚的布袋准备好了。

临出门杨浩尴尬道:“那个,妹子啊,哥那个私塾在哪里啊?哥忘了……”

大丫不以为意,早习惯了她哥的失忆。

“就在南面隔壁周家庄,前面是大子吧?你跟着他去就好了。”

杨浩一看,还真是赵地主家的傻儿子,大名赵燕新,小名大子,和妹妹分别后追上去,小屁孩才十来岁,没一会儿就追上了。

“大子,这几天学到啥了?”

地主家的傻儿子拱手行了一礼,文质彬彬道:“是浩哥儿啊,小弟有礼了,先生最近在教小弟千家诗,小弟请兄长同行。”

“嗯,同行,一起,不错啊,进度很快……这几天先生有没有问过愚兄?”

赵燕新继续文质彬彬地道:“回兄长,先生问过小弟一次,问兄长伤的严重不严重,小弟回先生,兄长呛水时间长了,伤的有点重,要多休息几天。”

“嗯嗯,多谢贤弟替为兄打掩护,以后你……为兄也会为你打掩护,嗯,你懂的!”杨浩无语他的文质彬彬有理有节,模仿着古代读书人的样子道。

赵燕新小脸上露出苦笑,微微摇头谢一声,就说起了学堂里这几天的趣事,谁谁谁又捣蛋了,谁谁谁又被先生打手掌了……

杨浩听的挺乐,感觉古代小孩子读书也很调皮嘛,还挺好玩的。

周家庄离九塘村有点远,要走两公里多的小路,搁现代村与村之间哪里有这么远?近的已经扩张到挨住,远的也才几百米远。

周家庄私塾是族学与私塾的合并共同体,开在周家祠堂隔壁,既为周家培养后辈人才,也收取相邻村子孩子的学费,补贴先生的月俸程仪等支出。

毕竟开一座私塾成本很高,付给先生的月俸程仪等银子每年都要好几十两呢。

杨浩看看周家祠堂的牌匾,再看看周家族学的牌匾,感觉在这儿读书有点阴森森的,怪吓人的,隔壁别停着几具棺材吧?

古代一般的礼仪杨浩还大概知道点,但师生礼是真不知道,只好让赵燕新走前面,等会跟他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