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奋斗在五代末> 第一百九十五章 友人与师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五章 友人与师徒(2 / 4)

“才不堪任,这又是何意?”郭荣不耐烦地问道。

王朴徐徐回道:“近来臣愈发察觉自身的不足,为枢密使者,需要对我朝一切军机要务了然于胸,魏仁浦为人虽卑鄙,但从枢密院一刀笔吏做起,迄今已有二十余载,对军机要务自是烂熟于心,臣自愧不如,自觉还需两载之功,才可略微比肩其人,若是陛下过早令臣接任枢密使,臣恐有碍军国大事。

至于赵匡胤,陛下比臣更了解,他从军六载不到,未掌大军,未立尺功,虽因射术拔群受陛下青睐,却无故居此高位,若让其领大军出征,后果恐不堪设想!”

对于郭荣,王朴没有什么需要隐瞒的,想到什么就什么,字字出于肺腑。

这也是王朴对自己和赵匡胤最真实的看法和评价,他害怕自己与赵匡胤两人居于高位,却没有足够的才能,那只会祸患无穷,危及朝廷。

这番话,王朴已经憋了有一阵子了,却一直找不到机会出口。

今日见到郭荣又将立大功的机会给了赵匡胤,王朴终于是忍不住了,这才了个痛快。

王朴这一番辞,着实令郭荣有些惊讶,他没想到,王朴竟然能如此大方地自我批判,顺带还批判了自己同样信赖的赵匡胤。

这种突如其来的状况出乎郭荣的意料,一时之间,他竟不知该如何应对。

郭荣默不作声,王朴却不停歇:“臣恳请陛下放缓对臣等的拔擢,继续让魏仁浦担任枢密使,至于殿前司的领军之责,也万不可让赵匡胤肩负,来年与伪唐之战,让其领一路千人偏师即可,若其立下足够功绩,再酌情提拔。”

躬着腰靠坐在御座上,郭荣足足皱着眉想了半刻钟,才终于出声:“文伯的意思,我算是明白了,那便照你所,放缓对你们两饶拔擢,来年征讨淮南,就让李重进与张永德继续领兵,不过此次巡视关内,却还是要让赵匡胤去,旁人我不太信得过。”

王朴因长篇大论而微微起伏的胸腔稍有平息,拱手道:“陛下圣明。”

“我累了。”郭荣站起身:“文伯你也累了吧,今日就先到此为止,改日我再与你深谈。”

......

顶着午后剧烈的阳光,李延庆突然觉得很是疲倦,但他此刻正身处尘土飞扬的工地,根本就没地方给他躺下休息。

今日国子监放假,李延庆抽空来城北五丈河南岸视察正在修筑的码头。

之前从张美手中收购的一千一百亩地皮,李延庆打算在上边建造一个包含码头、仓库和各种生活设施的大型建筑群。

为此李延庆从开封城里找来了最擅设计房屋的工匠,并雇佣了近百名帮佣负责具体修筑。

“最近工程进展如何?可还顺利?”李延庆站在一处稍稍凸起的土坡上,俯视着热火朝的工地。

“回郎君,最近修筑速度较上月降低不少,帮佣们都有些提不起干劲来。”贺彦在一旁回道。

总账房贺彦被李延庆派来监督工程,虽然这风吹日晒的活计相比在屋子里翻阅账簿来,很是累人,但贺彦并无怨言,他很明白李延庆目前最得李重进重视,跟着这位三衙内总归是没错的。

“气太热,帮佣们没干劲也是正常的,每日多发点工钱,再烧些凉茶给他们喝吧。”李延庆望着身穿破烂褐衣,在阳光下辛劳的帮佣们,动了些恻隐之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