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议会上,在梁习的建言下,曹彰当即决定分兵。
由曹彰亲自领兵出城扎营,而梁习坐镇安邑,互为掎角之势。
同时,曹彰扎营在安邑西南方向,制水控河,又遏制住了司马懿能够悄然北上的道路。
如此一来,司马懿面临安邑之固,却也丝毫无可奈何了。
攻城,则曹彰在侧。
攻营,则梁习在旁。
大军一动,犹如击蛇,头尾相应,半分办法不得。
而曹军轻骑在后,来去如风,纵横河东,追之不及,司马懿又不得不分去一部分兵力来维系后勤通道。
此刻的他,心中极为后悔轻兵而来了。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了,贾逵程武二人领兵巡视诸县,安抚民心,河东渐趋顺服。
而司马懿却只能干着急,他已经发动过好几次攻势了,但是他的兵力实在不足以同时应对曹彰和梁习的掎角之势。
不管是曹彰守卫的大营,还是梁习坐镇的安邑城池,皆是防守严密,无有破绽。
不能破曹彰,便不能北进绕行,不能破安邑,便不能得河东。
本来司马懿还想着悄然而动,欲潜行河东北部,攻破周边各县,孤立安邑曹军,但是曹彰制水控河,汉军又难以隐藏行踪,更是焦急万分,不知如何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