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新顺1730> 第531章 两头下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31章 两头下注(3 / 4)

他也不说送史世用等人过去,而是说自己要去先把房子空出来。

史世用是何等样人,沉浮多年,这点小心思如何看不出来。

但也只是笑笑,知道朝廷将来要来南洋,靠的可不是这群人,这群人靠不住,既是对方有心两边xià • zhù,那也不要拒绝。

他知道朝廷的打算,也和刘钰颇多接触,知道凡事要考虑“有”和“无”。

朝廷若想下南洋,有什么?无什么?缺什么?需要什么?有了这种思维方式后,朝廷只是说了个大概,他也能知道该往什么方向使劲儿。

托科举制的福,大顺缺候补官员吗?将来打下巴达维亚,缺当官的?缺收税的吗?

肯定不缺,这一点毋庸置疑。

巴达维亚最起码也得是个从五品的州牧,那么多国子监生员、进士、武德宫毕业生排队等着官缺,会怕没人来当官?没人来收税?

既如此,只要还是大顺的旧有统治方式,这些地头蛇在大顺眼里可有可无。争着排队来当这个州牧的,能从吏政府门口排到东江米巷口。

反倒是朝廷现在最缺的,是爪哇之外的华人人口数。

比如锡兰作为南洋的门户,进可攻天竺、退可守南洋的要地,缺了华人人口,大顺是没办法维系有效统治的。

这才是大顺这一次非要这么麻烦来解决南洋问题的根本原因,因为大顺不想如同明朝一样只是在南洋建立朝贡体系,那实在是很容易人亡政息。郑和一死,又赶上哥伦布环球,整个格局就彻底变了。

至少也得像汉唐在西域的统治一样,有安西四镇,其余的地方可以羁縻,但必须有华人占据主体的军镇。大顺根据史书,有自己的一套治理殖民地的经验,羁縻、节度、改土归流,如何选择,还是分得清的。

这些两边xià • zhù的当地华人地头蛇,并不是朝廷所急需的力量,他们支持与否,朝廷毫不在意。

他看出了连富光的那点小心思,也因此浑不在意,知道朝廷将来在南洋立足要靠的人,可不是这批人。

不在意,也不反对对方示好,从容接受了对方的好意,人马便慢慢来到了那座华丽的庄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