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了一会,赵英华发现了包头煤化油成本太高的原因。
包头煤化油的工艺,采用间接液化法,所谓的间接法,就是先将煤炭气化成为水煤气(即一氧化碳和氢气),然后再合成燃油和其他产品。
这个生产过程中,煤炭吨,以平均400元每吨计算,需要2200元。
煤化油:吨煤炭=1吨燃油。
但是在热值上:吨标准煤=1吨原油。
也就是说,从理论上来讲,应该是吨标准煤=1吨原油,才是煤化工的最大转换效率。
赵英华转过头来说道:“你们的催化剂不行,改用我们公司的氮16吧!我在实验室里面,用我们公司的氮16催化剂,平均吨煤炭提炼1吨燃油。”
负责煤化油技术的神华工程师,也非常吃惊燧人系的煤化效率,如果按照这个成本计算,煤化油中的煤炭成本将从2200元每吨,下降到680元每吨。
赵英华再次指出一个问题:“另外一点,你们的催化剂成本太高,一吨催化剂才可以生产500吨燃油,氮16催化剂,一吨都可以生产几十万吨燃油了。”
项目的总工程师马国升,被赵英华说得非常尴尬,仿佛在燧人系面前,神华的煤化工工艺真的一文不值。
“还有,氮16催化剂的气化成本、杂质、环保,都高于你们的老催化剂……”
一番计算下来,他们发现煤化油的综合成本竟然降低到了727元每吨,即每桶100元左右,相当于每桶燃油的成本才16米元左右。
一旁的神华集团董事长陈必庭,听得眼神火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