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杨晨回忆了下方才说到什么地方,接着道,“如果只有一个报社的话,那就是综合性质的了,咱们可以一张报纸划分好几个板块。”
杨晨走到书桌前拿起一张纸,又用毛笔在上面画了几条线。
“比如这里登关于民生的,就像之前陛下为泰州赈灾,具体的情况可以写上去,然后让百姓都知道传阅,这样百姓就知道朝廷做了什么有利百姓的事情。还有这里可以报道关于朝廷最新准备推行的国策,让百姓有最为官方的了解。还有这里……”
杨晨埋着头将自己的假象一一说了出来,在空白的图纸指点江山,丝毫未曾注意到其他三个看他的眼神变化,等杨晨把每个版块负责的内容讲解完毕之后,才发觉李世民他们三个都眼神复杂的看着他。
有敬佩,有不可思议,而最多的是不敢相信。
杜如晦甚至颤抖起来,刚才杨晨所说的话在他眼中不仅仅只是一个报社那么简单,而是大唐百姓的民智,将有机会在未来跨上一大阶层!
百姓懂得了民生,懂得了朝廷对他们的意义,更甚者能明白朝廷的政策,这将是一个全民大普及!
自古以来,朝廷对百姓而言只在于解决温饱,百姓只关心他们能不能填饱肚子,只要能吃饱不饿死,他们根本不在乎谁当皇帝,也不在乎是什么朝代,可如果按照杨晨说的,百姓将被培养出国家归属感,这样他们就会对大唐有不同的情愫,一旦有了感情,很多事情就不需要朝廷再去费力,百姓能自发的抵制想分裂他们的人,从而降低国家内部分裂危机,同时也能增加百姓凝聚力,而拥有凝聚力的同时也让皇帝拥有了民心。
杜如晦想的有些复杂,但是从本质上看,他对报社将带来的益处是十分抱以厚望的。
不仅仅是杜如晦,李世民和房玄龄也仿佛隐隐看到一张报纸背后的民心所向,光是盯着杨晨手上的那种白纸,就有些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