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开挂在大唐> 第1418章 做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18章 做戏(1 / 3)

何间头皮发麻,看见山上那三道身影,顿时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你们赶紧躲起来,这几天别让人找到你们!就算找到了,也别说见过我!听到没有!”

金麻子三人巴不得赶紧走,连连拔腿就跑了。

何间紧了紧手里的那两坛子酒,莫名的感觉像是个会爆炸的雷。

最终,何间还是跟着上山了。

山上,因为有李湘云和平安在的缘故,杨晨显然心情很好,且山下的事情已经逐渐步入正轨,李治又能独当一面,只有在必要的时候他才需要露个面,指点一下,他在双阳镇当甩手掌柜当的十分惬意。

这山上的土质比较好,比之山下好了不少,杨晨正扛着锄头在翻地,想要在这里种些蔬菜,边上李湘云坐在小凳子上,手里拿着一本书在教平安认字。

田地里还有几个年轻小伙子,也在跟杨晨一道种田,偶尔还会问上几句关于大棚种植的要点,其中有两个年岁较小的对池塘养殖很感兴趣。

杨晨从脑海里搜刮着自己知道的知识,从种内混养讲到种间混养和区域化养殖,选择主养鱼和配养鱼的种类,又延伸到鱼类栖息水层和食性,讲到后来便是杨晨一人讲的兴起,那几人听得一脸迷茫却还在努力克化。

如果李治在这里,定然还要奋笔疾书的记录一番,就像他最近在屋子里堆满的笔记草稿一样,杨晨粗粗的看过一眼,只从那些笔记和总结的数量上来看,李治这篇关于民生经济的文章定然会是十分精彩的,且不是像那些酸文一样花团锦簇,而是字字如金,讲的都是精髓要点。

杨晨翻土翻的很愉快,这翻土不断能运动锻炼身体,而且还十分的有与民同乐的感觉,当然了,这种事情偶尔来一下便好,长长如此他肯定是会厌倦的。

平安突然拔高了嗓门念了一首诗,这首诗正好是杨晨早年做的。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杨晨直起腰杆,想了想道:“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这一首抄的是宋朝白云先生的《蚕妇》。

平安念诗的声音戛然而止,李湘云也抬头看了过来,略思忖片刻,声音带有一丝疑惑:“夫君在锄地,怎地就想到了蚕农?”

杨晨微微皱了皱眉头:“嗯,夫人说的对。”然后便默默的又开始锄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