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定河山> 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永不修长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永不修长城(3 / 4)

大齐若是北伐,想要控制地处北辽腹地的东京道,那一片黄琼念念不忘的膏腴之地。首先要做的,势必是要彻底的打垮北辽,引以为傲的骑兵。其实东京道的守军,并不是什么关键。但若是不能征服草原大漠那些繁多的,如今维北辽是从的部族,便是拿下那片黑土地,在游牧骑兵的冲击之下,也未必能守住。尤其是在大规模移民期间,极为容易受到那些部族截杀。

即便是守住了,对大齐的消耗也是难以持久的。按照黄琼的估计,在首先采取军屯的情况之下,即便是自己控制住那片黑土地,但也至少五年才能勉强自给自足。如果后期移民,不受任何的打搅以及影响,就算不用纳粮,但也要很长时间,才能不用在往里面搭钱。毕竟一片完全没有开发的土地,在完全人工开发的情况下,要开发成高产田,也需要相当的长时间。

而自己要的是,将那片土地永远的纳入大齐的疆域,而不是像是以往中原汉族政权,对那片黑土地,惯用的羁縻治理方式,只要一个名分与每年的朝贡。除此之外,那些人该干嘛就干嘛。无论是相互之间攻杀,还是大家联姻,或是吃不上饭到处要饭,中原王朝都是不管的。

只要不抢到中原王朝头上,是没有人理会的。只要定期朝贡,保住名义上的那个天朝上国名分,中原王朝是不干涉他们之间事情的。甚至相互之间攻杀,还是中原王朝喜闻乐见的。富饶的黑土地,虽然在那个被白山黑水,滋养得异常彪悍的民族,横空出世之前,虽说一直都没有出现过危及中原王朝的民族。但那些蛰伏的民族,一旦完成了整合将会震惊整个中原。

本朝并未真正大规模修建过长城,如今齐辽边境所使用的长城,只是在隋长城基础上修补而成的。唯二本朝修建的长城,一个高宗年间重修了云州至于蓟州,直至平州入海的长城。在前隋夯土城墙的基础上,改为砖石为基础的结构,并增设居庸关、古北口、喜峰口等重要隘口。一个是理宗年间,从山西路齐辽对峙的偏头关开始,沿着恒山山脉一直向东修建。

直至在燕山府北面的延庆州,与原有长城汇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多层次防御体系。尽管本朝修建的长城,与之前历朝历代相比,大概率的只能算是修修补补。但依旧对民力消耗极大。理宗不过是在表里河山的山西路,依恒山山脉修建了第二道防线,便消耗了理宗一朝岁入的十之三四。耗费过于巨大,并且因为征发民工多有死亡,而闹得终理宗一朝民怨四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