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毕竟不是傻子,他们只是想赶在明军之前进入泰州城驻守而已。
可得知明军已经先入泰州城,且有上万兵力,哪还敢鸡蛋撞石头,所以,一合计,就打算返回兴化城了,想据兴化城来阻挡明军继续北上。
可这一回身,就与蒋全义、王一林部撞了个面对面。
双方就在官道上,打了一场遭遇战。
可问题是蒋全义、王一林是有备而来,清军却是真正地没有防到,在他们看来,这支降军的两员主将已经北上京城接受朝廷赏赐,再怎么着在主将回来或者安全之前,这支降军是不会闹出太大动静的。
这确实没错,古往今来,很少一支军队有主将身陷敌营时反戈一击。
可清军是真不明白,这支军队虽然只有二千多人,却是由两部构成,且沈致远根本就不是这两支军队的真正主将,钱翘恭虽然是原京卫残部的副将,但对于仅剩数百人的京卫而言,他们更希望的是不辱没仪真阵亡的二万同袍。
所以,在这种遭遇战中,明军显然是占了大便宜的,清军一时都无法判明对面这支军队是敌是友的情况下,明军便发起了进攻。
一进攻就是决死拼命。
清军顿时慌乱了,南有追兵,北有阻击,腹背受敌,还两面兵力都不少,这种情况下,再是精锐也得慌乱。
蒋全义是个从仪真死人堆里滚出来的骁将,他身先士卒,亲率己部冲锋在前。
王一林率水师残部殿后,火枪兵由官道两侧射击对方两翼。
这种布阵,怕是多尔衮亲来指挥,也无法破局。
是以,当吴争率大军赶到时,这场遭遇战已经接近尾声。
战场上,仅有千余清军还在负隅官道一侧的小树木顽抗,在吴争大军全力一击下,迅速崩溃。
最后有六百多人投降,余者皆亡。
……。
看到这两支功勋部队终于安全回归,吴争的心里是欣喜的。
将士们热死的拥抱在一起,这是一种军人崇尚强者的下意识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