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太不讲道理了。
池二憨闷声怼道:“我也不知道少爷会亲自率火枪营来……况且喀尔楚浑有数万人,以杭州卫一卫之众也吃不下啊。”
吴争迅速转变话头,骂道:“我不是叫你攻泰州吗?你小子擅自南下,这还敢犟嘴?”
池二憨被骂得有口难言。
吴争怒瞪一眼道:“给你个机会,立即率杭州卫占领西北方向西溪镇,死死挡住喀尔楚浑北逃,速度要快。”
池二憨连忙应是。
吴争转头问蒋全义道:“你部东进至黄桥镇,守住就行,防止喀尔楚浑南下。”
“是。”
转向宋安,“你带五千火枪兵,向如皋方向逼近,如遭遇喀尔楚浑部,可将其引向西溪镇,也可引向南边白蒲镇方向,鲁之域部已经占领白蒲镇。”
“是。”
吴争自己率三千火枪兵,继续向泰州挺进。
以池二憨部在北为砧,以鲁之域部在南为案,以蒋全义部进逼、诱敌,以自己掐住通往江都的泰州。
这就象是织起了一张天罗地网,已经将喀尔楚浑部牢牢地罩住了,喀尔楚浑只有一种脱离的可能,那就是他有先见之明,直接到海边,收集海船出海,由海路北上,方可有脱出包围的机会。
可问题是,喀尔楚浑能有这份违抗多尔衮命令的决绝吗?
……。
泰州城,已经没有任何清军驻守了。
原本是由六百人的,可在溃兵带来喀尔楚浑部两战皆败的“噩耗”后,这些降清的明人,席卷了泰州城的府库钱财,早逃了个没影。
而泰州城的百姓,早已箪食壶浆、夹道欢迎自己的子弟兵。
子弟兵,真不夸张。
年前,吴争亦攻至泰州,因局势所迫,不得不与多尔衮和谈,然后退出泰州。
当时一个泰州城老者,带着无数百姓,敬了吴争一碗黄汤,让吴争记忆犹新。
泰州百姓,向吴争献上了他们数千子侄,而如今吴争麾下火枪兵中,有不少就是泰州子弟。
所以,听闻北伐军到来,几乎挨家挨户,都涌出城外欢迎自己的亲人。
一个老者上前来,他噙着一眶浊泪,“大将军乃信人!一年不到,王师再返泰州城……敢问大将军,此次还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