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气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如果双方已经发生激战,作为战术动作,后撤十里也有情可原,但面对着半轮齐射,三十多艘船几乎全军覆没,在这种情况下,再示敌以弱。
本来就已经忐忑不安的军心,士气顿时降到了谷底。
施琅的主动请战,让郑家水师将士终于有了些振奋。
英雄、榜样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于是,将士们开始积极备战,准备一洗前耻,重振郑家水师声威。
……。
施琅站在一艘郑成功赏赐的中型战船船首,这条船现在成了他的座舰。
他率领三十六条火攻船及十八条棱船(载十二人的狭长形快船,主要用于侦察和抛洒浮雷阻敌用),以一种大无畏的气势,开始向吴淞水师突袭。
郑成功下令主力舰队,间隔五里跟随,只要吴淞水师开始齐射阻止施琅,郑家水师主力就可一涌而上。
所有将士都在企盼着,他们屏住了呼吸,一边为自己打气,一边为施琅祈祷着。
……。
吴争已经察觉到了。
他不由得点点头,这才象样嘛。
近海海战,单以主力舰炮击作战,那还不如以岸炮炮击来得更便宜。
吴争是有目的的打这一仗,意在练兵,水师训练,自己还真没有什么可指导方向的。
再怎么训练也只是纸上谈兵,拉出来打一仗,就是最好的练兵方法。
郑成功的水师,无疑是最合适的,看似强大,也抗揍,可危险性小,因为它火炮射程远不及自己水师。
吴争虽然没有什么海战经验,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再强大的主力舰,也得有各种辅助船配合,否则,充其量就是一个浮动炮台。
哪怕后世强大的航母,也得各种舰船配合作战,方能发挥出强大的攻击力。
所以,在组建吴淞水师的时候,参照舟山水师的旧编制,再进行配制改良,火攻船等辅助船皆有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