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从二次增援的第一军两万人,已经登陆扬州,并接替了扬州防务。
新征募的四万多新军,已经训练一月有余,如果战事紧急,亦可迅速北上。
在陈子龙掌控下的汉明半月谈,开始密集发行,将原本半月一刊增加为五天一刊,连篇累牍地报导着北伐军不断取得的胜利和大将军府最新的政令。
各府县被迅速动员起来,每家每户的丁壮,皆已经登记在册,只要一道命令,随时可以征召。
不得不说,此时的大将军府治下,已经进入了全民动员,每个人都已经清楚,这是一场国战、生死悠关的国战。
让人奇怪的是,如此窘迫的财政,大将军府甚至连征召新兵都已经拖欠“安家费”的情况下,民间不闻一丝一毫的反对声音,百姓默默地将自己的丈夫、儿子送往各府县的征兵点,甚至还主动捐钱捐物。
这种万众一心的气氛,感染着别人,然后再从别人那反过来感染着自己。
也正是因为这种万众一心,大将军府才能在府库空荡荡地情况下,支撑了近五十天的大战,并没有使得军工坊停过一天产,反而,趁此迅速扩大产能,为北面战场,提供了源源不断地dàn • yào补给。
吴争此时心里已经不慌了。
无数的担忧、疑虑、困惑都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