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了婚的夫家,没有人乐意迎娶这样大年龄的女子入门,因为,织女未出嫁之前,所赚的银子皆归女方家中,与男方无关。
可早已经三媒六聘订了亲的男方,付出了彩礼,却需要等待五、六年,甚至七、八年才能娶回媳妇,利益的冲突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而宗族,永远是站在男方这边的,屁股决定了立场,父系社会嘛。
这就是第一个矛盾。
豪门、商贾不乐意,自然也是因为利益,但不同的是,他们主要是因为雇工越来越难找,不管是种田还是兴办工坊,首要的就是劳力,每户男丁成为雇工,那么家中女子就得顶半边天了。
织造司分支的开设,打破了太平府劳力的平衡,不但男丁难求,如今,连女子都难求了。
几天一价,甚至一天一价的劳工薪水,直接导致了用工荒。
这是第二个矛盾。
各州县官员也不乐意,当然也是利益。
太平府及所辖周边州县,隶属朝廷,体制依旧。
官员的考评,主要还是体现于粮赋、人口及治安的政绩。
那么,宗族不稳,带来了粮赋、人口的失控,豪门、商贾不稳,引发赋税、治安的失控。
这是第三个矛盾。
综上所述,三个矛盾导致了织造司太平府分支不得不与各方利益诉求者达成一个私下协议。
那就是,织造司需要雇佣当地织女,必须由宗族及当地官府同意,方可雇佣。
原本,这是件好事,平衡了各方利益,也同样使得织造司可能顺利雇佣到足够的人手。
可有句话说的好,人多的地方就有钱潮,钱多的地方自然会滋生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