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汉明> 第1733章 此处不留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33章 此处不留人(4 / 4)

洪、范等汉臣的想法与济尔哈朗也不一样,对他们而言,谁当家作主不重要,就是别动他们的奶酪,布木布泰动了他们的奶酪,多尔衮一脉,多少官员被罢黜、下狱、抄家、流放,甚至杀头,就有多少新顶上的补缺。

而这些新人中,济尔哈朗占一半,洪、范一脉占一半。

倒不是说济尔哈朗大度,让出一半来,而是满人人口少,堪用的确实不多,矮子里拔高子,也难补这么多缺啊,于是,双方有了不宣于口的约定,但凡主官,就由济尔哈朗来定,而属官就由洪、范来定。

譬如一部尚书济尔哈朗来定,侍郎以下,洪、范说了算。

这是一种微妙的政治平衡,至少到现在,很顺利、很平静。

可布木布泰一句话,就想颠覆这种平衡,洪、范怎能接受、怎肯接受,这不是几个官员的落马,而是几百上千官员的失势,从而影响到洪、范等人的话语权。

而除布木布泰之外的满臣们,譬如多罗承泽郡王硕塞、多罗谦郡王瓦克达(就是当年与沈文奎下江南主双方谈判,被吴争敲了一竹杠的那位)等,他们想得也不一样,如果福临没亲政也就罢了,反正都是爱兴觉罗家的。

可如今福临亲政了,多尔衮也死了,党羽更被严厉清算,该站的队都站好了,该镇压的也都镇压了,如果这个时候,顺了布木布泰,那等于得罪了皇帝,太后完事拍拍屁股走了,那他们怎么办?偌大的一家子怎么办?

难道洗干净脖子,在家天天等福临派人来摘吗?

各方势力由此不约而同地选择“驱赶”布木布泰,实则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范畴。

他们也不是想“怠政”,只是想不引火上身罢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