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这时的“关宁铁骑”已经不如袁崇焕那时,且名不副实,兵员大多来自陕甘、川蜀,甚至于夹杂着众多的流寇盗贼等不良之人,可再怎么说,能凑齐四万匹战马,也是难能可贵了。
说句不好听的,这四万骑兵放了野,半个中原就糜烂了。
所以,吴三桂有资格对阿济格阳奉阴违,他的主力一直滞留西安,迟迟不肯越过黄河,仅派了一支六千人的偏师虚应其事,甚至这支偏师到了洛阳也就驻足不前,一副事不关己、坐观其变的模样。
阿济格原本也没打算与吴三桂交恶,汝宁之战,连克两场,俘获李定国手下两员大将,按说这功劳能自己独吞,自然是独吞的好,没得让吴三桂来分一杯羹不是?
可李定国临危之际反而镇定下来,封堵三门坐以待援,以至于阿济格空有大军围城,却是攻城力量不够也徒劳无功,久不能破。
也是,阿济格麾下近三万骑兵,只能围着西、门两门转圈圈,那真得是左三圈右三圈,徒费草料罢了。
这也不打紧,反正阿济格被赶出凤阳府,也是有序撤退,粮草早已西向转移,且洗劫了沿路,物资不缺。
只要围上一月,区区商城,自己就崩溃了。
哪想到,正与朝廷展开停战和谈的建兴朝,会派三路大军向汝宁府攻来,阿济格已经派了十几拨信使向朝廷上奏本,指责负责和谈之人办事不力,应当严惩。
可这……远水也解不了近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