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看,这几个人如何?或者你们有可荐的人,但说无妨。”乾隆对众人道。
张廷玉素来有着惊人的记忆力,虽然年过古稀,头脑却一点也不糊涂。
他对名单上的这几个人都十分了解的,看来皇上真的费了不少心思,这几个人确实都是能臣干员,颇有人望,官声也极佳。
年纪都在五十到六十之间,从政经验丰富,精力也还足够,正好能填补自己和鄂尔泰这一代人与傅恒、刘墉、阿桂他们那一代人之间的空白。
等到这一茬人干到了该退下去的时候,傅恒他们一代新人也历练出来,可以挑起大梁了。
但皇上的人选也不是无可挑剔,比如杨应琚就不太适合,他思量了片刻,见别人都没言声,自己便先开了口。
“皇上,这几个人确都可堪大任,史贻直、孙嘉淦和黄廷桂都是圣祖爷手里使出来的人。”
“高斌治河成绩卓着,与已故的靳辅、齐苏勒、嵇曾筠不相上下。”
“只是这杨应琚虽然也是一名干员,在西宁任上固边防、兴农事,促进各族和睦相处,颇有作为。”
“但他毕竟只是个四品道员,骤然超迁,位列枢相,恐招来物议,臣请皇上留意。”
他的这番话正对了讷亲的心思。
讷亲想的倒不是杨应琚品秩的高低,而是这名单上的五个人竟然全都是汉人,一个满人都没有!
康熙朝时,上书房绝对是满人一家独大,到了雍正时,军机处里满汉大臣势均力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