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朱版的宋元四部曲,故事情节与金版有着极大的差异。
说是同人小说,可能都差不多了。
比如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就有多处修改。
如,原本的情节是,郭靖夫妇守护襄阳;一生都与蒙古人作战,战功彪炳,声威赫赫的吕文德则被描绘得极为不堪。
在朱版《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中,大幅修改了相关内容。
首先,郭靖郭大侠就不姓郭,而是改成了辛,辛弃疾的辛。
靖康年间,姓郭的最有名的人,大概就是郭京了。
他就是个江湖术士,宣称自己精通“六甲道法”,可造神兵击退金军。
郭京取得了大怂君臣的信任,布置法坛,施法退敌。
结果,金军正是从郭京施法的那个城门攻入,占领了汴京的四壁。
可以说,一个市井无赖,直接导致了汴京城防的溃烂。
金庸先生虚构了一个郭靖,并捧为大侠……
朱富贵并不想恶意揣测金庸先生的想法,但郭靖这个名字,很难不让人联想到“郭京”。
若说姓同字,名同音,只是巧合,未免也太看不起金庸老先生的家学渊源了。
此外,金庸老先生还把真正的抗蒙名将,“自奋于兵间,周旋三边,大小百战”的吕文德描绘得那么不堪,同样让人感到费解。
吕文德自然不是什么完人,他私德不好,攀附贾似道,贪污腐败,交横跋扈。
但正如朱成功同样有许多污点,但不妨碍大明朝廷将之定性为民族英雄一样,大是大非才是青史判断一个人物的金标准。
因此,朱版《射雕》、《神雕》中,辛靖黄蓉只是协助守城的义士。
吕文德才是率领军民直面蒙人,甚至一度闪击开封,敲山震虎的主帅。
他的形象,绝不是听说蒙古大军要来进攻,吕文德“登时吓得身子酥了半边,半晌说不出话来”,“打定主意连夜弃城南逃了”;
见敌军势大,“安抚使吕文德瞧着这等声势,眼见守御不住,心中大怯,面如土色的奔到郭靖身前”,请求郭靖下令出城逃跑;
襄阳决战打响,“安抚使吕文德不敢临城,全身铁甲披挂,却带同两名心爱小妾,躲在小堡中不住发抖,颠三倒四”念着咒语,“两名小妾替他揉搓心口,拭抹口边的白沫。”
哪怕牺牲一些故事性,朱富贵也绝对不会把小说这么写,不会丑化为华夏戎马一生的先人。
至于说,杨过在襄阳城下用石头击毙蒙哥大汗,就更要修改了。
丑化一个人,至少后世还会有人去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