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当然是一面倒。
无数曹军将士方站稳脚跟就被关平所率领的蜀军精骑砍倒在滩涂之上,一时间惨叫声此起彼伏,岸上岸下顿时血流成河。
待关羽亲自率军杀到,于禁便失了抵抗的心思,带着残部举械投降了。
不是于禁软骨头,而是他想的太明白,因为于禁十分清楚曹老板的性格,这次十几万大军交到他手里,结果给其整没了,若是他还能活着回去,定逃不了被曹老板斩首祭旗的厄运,与其如此,还不如投降关羽。
虽说晚节不保,但总比砍头强。
面对如此配合的于禁,关羽显然也是一愣,心中虽然不解但还是客客气气的叫人押着他返回了大营,并命人一路好生招待。
从此,于禁过上了吃白食的牢狱生活。
于此同时,郭嘉那头也没闲着,一得斥候汇报汉江江水暴涨,他便率领营中弟兄撑起木筏在下游捞人,因为前期有了充足的准备,这一援救行动可谓是有条不紊,一个下午,居然挽救下来了足足过半的将士,也就是保住了整整六万将士的性命。
这些人自然对郭嘉感恩戴德,这让“心怀鬼胎”的郭嘉多少有些老脸发烫,若让这些士卒知道这场意外本可以避免,完全是他争权夺利才导致的后果,说不得,眼前的将士们会当场活剐了他。
于禁的失败总体来说利大于弊,他的失败既让郭嘉独揽了大权,又成就了关羽的辉煌一刻,同时,也成为了孙权下定决心攻打荆州的催化剂。
果然,不出郭嘉所料,三天后他便收到了于吉密报,言东吴大军已经集结长江沿岸欲渡江攻取荆州。
郭嘉对此喜闻乐见,但没对大胜的关羽也不敢掉以轻心,忙收拢大军在樊城四周布下重重阵势,摆出一副“不动如龟”,誓于樊城共存亡的架势。
此举颇让关羽头疼,原本关羽还以为破了于禁的十几万大军便能震慑樊城守军,哪知,反而事与愿违,襄樊两城的战略位置本就是休戚相关,如今只得一城显然不能巩固蜀军战果,甚至,还会反过来被郭嘉利用威胁襄阳。
踟蹰了两日,关羽最终还是决定尝试攻打樊城一番,若事成,则荆州全盘落入了蜀军囊中,若不成,则可撤出襄阳回军巩固已得的战果。
关羽的算盘本来打的非常好,但孙权可就不高兴了,心说你刘备得了益州又望着汉中,这会儿还打起荆州的主意,这是仗着有我东吴牵制便肆无忌惮地四处抢地盘啊,关键是,都没给我东吴一丁点儿好处,刘备啊刘备,此举可真不地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