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工作陷入了停滞状态,同时,电能的紧缺已经严重制约了火星文明的发展。
这时,帕拉美科研中心的一位实习生提出了一个惊人的生物成长理论:“一切生物的体内都有一个阀门,这个阀门控制着生物的体积大小。”
这是一个没有丝毫科学逻辑基础的空想理论,
如果在往常,这种空想理论只能作为科学家们餐前饭后的谈资,但是此时的火星上,对电能的渴望已经超越了一切,任何荒谬的理论都值得尝试。
经过上万次的实验,帕拉美研究中心的首席大科学家,终于在一颗电树的核心细胞中,发现了这种阀门的存在,并且阀门的作用完全符合生物成长理论。
于是,超级电树从此诞生了,在起初,谨慎的科学家只是把电树“放大了”十倍,升级版电树的出现,大大缓解了电能的需求。
可是,能源的需求是呈指数级增长的,电树的体积也越来越大....二十倍...三十倍...四十倍....
火星的表面布满了深入云霄的参天大树。
即使是这样,也无法满足能源的需求。
最终,一颗终极电树诞生了,它拥有5000多副主干,根系深入地下公里,繁茂的枝叶完全笼罩了整个火星。
依靠着终极电树强大光合作用产生的电能,火星工业科技飞速发展。
太空探测器的发射成功,标志着火星文明进入了太空时代。
第一艘探测飞船从太空中发回了太阳系的全景照片。在照片中,火星只是一个墨绿色的小点,让火星人一面惊叹宇宙的辽阔,一面意识到了火星的渺小。
寻找下一颗火星,成为了科学家们的首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