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调人才,驻守广州和濠镜澳的消息在学校传播开,不少年纪半大的学生都心动了,当初入读大清技术学校的学生大多不是因为家贫,便是出身受限,无法通过科举走上仕途,他们中有的是家中有人犯过罪,有的则是出身商贾之家,还有的则是下九流出身。
这座新建的大清技术学校,不仅不要学费,还能给他们一个机会学习到知识,一门手艺,供他们在这个世界立足。多少人当初怀揣着忐忑和担心来到这里,但是当初的冒险没有被辜负,少年渴望出头的期待得到了一个公平的途径等到实现。
因为经受过饥饿,一大家子混个肚水饱的日子,实在不好过,因为曾经那么渴望过知识,贫寒农家无门无路跨过阶级的无力
所以他们格外的努力,疯狂的吸取一切知识,就是为了不辜负自己,不辜负家人,还有不辜负学校,不管传道授业的老师,还是默默付出的校长们。
现在考验他们的时刻到了,年满十三岁以上的学员都有机会参加这次选拔,就见这会儿早早便醒来的学生一边抱着笔记复习,一边吃着早餐,他们都渴望自己能够被选上,至于背井离乡,那算的了什么,普通人家出头的路子就那么几条,如今这还是去给皇家办事,不仅工钱高,待遇好,反正人家校长可是说了以后差不了,他们现在对校长的话,那是比自家爹妈还要信任。
说不定以后还能混个一官半职,那真的是祖上冒青烟了。
倒是其他年纪小的孩子,这会儿看着这些大些的学长们,羡慕的不行。贾琮这会儿就和杜宝儿一边就着咸菜喝着粥,一边开口问坐在他们边上的贾环。
“环哥,你准备得怎么样了,听说这次参加的人有八十来个,但是老师说只选三十个。你有没有把握呀。”虽然他也不大舍得和环哥分开,但是他也知道这是个好机会,而且要是环哥考上了,说不定假期还可以顺道去看望探春姐。
但是老师也说了他们只要好好学习,以后还会有这样的机会,他和环哥说好了,以后有机会他也要去广州或者濠镜澳,不仅能学有所用,而且还能去看看大海。探春姐姐说的大海可美了。
贾环头也不抬,眼睛也没有离开自己的笔记本,脑海里一边回顾着往昔的知识点,一边还能呼呼呼的喝着粥,顺道回应他这个小堂弟。
信心十足的道:“你别操心了,这两年多来的考试,你那次见你哥掉下前十名吗?”说完,有低声偷偷道:“而且考试之前我可是让宝二哥给我补习过的。安了。你就等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