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全球战国> 第二五四章 一切都是误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五四章 一切都是误会(2 / 4)

“圣躬安。”说完这句后曹三喜从身边的随员接过一册帛书,砰的一下打开:“朕如闻,自太祖开国以来,设定灶户熬盐以供万民食用。洪武永乐间,每斤食盐国朝征税二十文,市场售价三十至四十文不等。自嘉靖年起,国朝新有‘围海晒盐’之法,各地井盐处亦有天车抽取卤水之法。各大盐场产盐量遂大增……然,近日得报,我大明之盐价,每斤已逾三百文……朕痛感百姓食之无味,遂从皇太孙之议,变革盐政……此事,由南京户部尚书毕懋康总责,皇家银行行长曹三喜辅之……”

圣旨念完了,但是跪着的众人一个都没动。

“各位,旨意宣读完毕,请起吧。”

TMD怎么起来啊?你这曹三喜实在是太坏了!

大明的盐场有着远超历代的产量,而大明的百姓却吃着有史以来最贵的盐,大明的政府还收着自汉武帝之后最少的盐税……如此扯淡的盐政早就该改了。

但是刚才这圣旨里的改法,真的有点让人惊喜啊。

首先,在圣旨说改革盐政,第一条就是允许盐场私有,国家在每个省保留一个最大产量盐场的前提下,其他盐场全部都可以出售。而这出售,是进行拍卖的,并且公开的说,允许跨省拍卖。也就是说,只要你实力足够,你便是在本省乃至外省,买下多个盐场都是没有问题的。

其次,你买下盐场后,首先要进行清点:大明各个国有盐场积欠那些老实为边军运粮的普通商人不知道多少盐引了。因此,你拿下盐场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偿还这个盐场所欠下的盐引。但是呢,这到底是以前国家管理不善导致的,所以国家和你一起接盘。举个通俗的例子便是:你这个盐场欠别人100斤盐,你要么给人家这么多盐,要么给人家3万新铜钱。之后,国家返还你万铜钱。

第三,国家把盐场卖给你的同时,还直接定下税额。这税额是根据各大盐场现有产量来制定的,基本上是每斤四十文。也就是说,你买到的这个盐场,假如在万历四十三年时的产量是1万斤,那你以后每年都给国家缴纳40万铜钱或者等值的银元就可以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