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在28日接到消息的,在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的军队,其前锋已经和孟族人接仗了一次——由于本方装备、训练全面占优,一接仗孟族人就被击退了很长一段距离。
但是让人着恼的是,暹罗人没拿到多少首级——真的是一接仗孟族人就迅速的从各个城镇、村庄退入了山地。
当罗闍浮屠正让他的参谋们制定下一步计划的时候,曼谷的消息传来,差点就让他当场崩溃。一时之间,他都有彻底放弃,干脆自己抹脖子的想法了。
不过,这种想法也就是一闪而过:斧钺加身的体验,能够不领教还是不要领教的好,该挣扎还是要垂死挣扎一番的。
于是他立刻派出一支三千人的军队折返:做了这么多年的君王,亲自率军打了那么多的仗,最基本的军事常识还是有的——明军极可能来断他的后路,而且以路程和时间来推断,极可能在那三府交界之地!
当暹罗的这支军队紧赶慢赶,于30日抵达三府交界点的时候,罗雄已经率队抵达了三天。
三天的时间里,罗雄已经将这条宽达10米的土路挖了一个惨不忍睹:三道战壕也就罢了,关键是每道战壕还向路边的森林各延伸了10米。而且这每道战壕还挖的极深:从对敌那面挡墙的最高点到战壕的最低点,居然深达米!
当然,挡墙其实只高出了地面米,下面的米,则是全部用木板覆盖。
然后,当暹罗人迎着如雨的燧发枪弹丸,付出了一百多人的伤亡,总算接近第一道战壕的时候。明军士兵们发了一声喊,全部撤退了。
带队的暹罗军官大喜,立刻催促本方士兵迅速前进。然后......跑得最快的勇士就这样掉进了被抽走了木板的坑里,被好整以暇站在坑外的明军轻松射杀。
之后明军将士在罗雄的率领下成功完成反杀,迅速将这支暹罗军队击溃了。
7月1日,这支败军遇上了率领主力回赶的罗闍浮屠。知道战况后的暹罗王大怒,直接把指挥官给枪毙了。然后他亲自率领大军,于7月2日来到了这个三府交点。
可是,他遇到的是方山学校教出来的,一切以实用为目的,坚决不讲道义和格调的罗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