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全球战国> 第四四二章 最好的投名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四二章 最好的投名状(2 / 4)

但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孔胤植在接到山东巡抚送来的传票后才显得惊诧莫名。

传票的内容非常清楚:有人在兖州府衙门投了状纸,状告曲阜县民孔胤植倒卖人口。具体而言,是说孔家从江南劫掠民女,然后卖入曲阜的风月场所。但有不从者,一律打死。现在,有这样的民女从曲阜跑了出来,一张状纸交到了兖州府。因为事涉命案,兖州知府觉得案情重大而复杂,故而上交巡抚衙门。现在,巡抚衙门请孔胤植到济南,对此做个说明,帮助官府清查案情。

“这个,山东巡抚是叫王在晋吧?什么跟脚?”

“少爷,此人是河南浚县人,万历二十年的进士。座师赵阁老已经去世很多年了。同年之中,呃,少爷容小的翻一翻......哦,他们那一届的同年中,状元郎翁正春这会儿是礼部侍郎。其他的,毕自严是户部侍郎,刘一焜是浙江布政使。呃,这个有点麻烦,他们还有一个同年,曹于汴,现在是朝廷的右佥都御史,据闻是个什么都敢说的。”

“哼!不必担心。这一届进士入仕都快三十年了,最高的官职不过是个从三品,其座师又死得早。可以算是废掉的一届了。”

给自己打气后,孔胤植又道:“这个说我们孔府劫掠民女是怎么回事?”

“少爷,估计此事说的是鑫雅阁的事儿。这鑫雅阁已经从曲阜开遍了山东各府,常年接待各地官员和富商,所以每年需要的姑娘数量很大。加之这些年因为朝廷赈灾得力,流民灾民越来越少,卖儿卖女的自然就更少。而且现在皇上虽说杀起人来毫不手软,但是基本不牵连家人。罚入教坊司这种事情,自皇上出任监国开始就越来越少了。所以,一方面是我鑫雅阁不断扩张,一方面是货源减少。因此,这‘劫掠’二字或许重了些,但小的也跟少爷坦白说一声,阁里的姑娘,大多都是强迫弄进来的。”

话说到这里就可以了:货源问题不是孔胤植具体操办,但是‘货物’运进来之后,这位爷是最喜欢负责‘教育’的——毕竟这会才二十八岁,正是最喜欢这些事情的时候。至于说死人?孔胤植自己都知道,常有的事情啊。

“我们阁里可有逃出去的?”

“少爷,鑫雅阁现在开了十三家分店了,且不说逃出去的,就说那些头牌,被各地恩客给赎身的也不少啊。”

“嗯......”拉着下颌不算太多的胡须反复思考一阵后,孔胤植道:“你说,会不会是我孔家自己的几个兄弟搞的这么一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