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也有这个信心吧。”撩起车帘,看了看外面热烈欢呼的百姓了,朱由栋的笑容更真实了一点。他轻轻的把背靠在车椅上道:“朕亲征这段时间,国内情况如何?”
“皇兄这个问题问得有点大。臣弟先捡重要的说的吧。”朱由校沉吟了一会后道:“这最重要的,当然是民生。臣弟无能,皇兄自出任监国以来,我大明维持了二十多年每石粮食元的粮价失守了。现如今,我大明国内粮食每石的价格已经上涨到了元。粮价一涨,盐价、肉价、油价、碳价都跟着涨。百姓的生计确实受到了影响。”
“嗯。”朱由校说的第一条,就让朱由栋皱起了眉头:说起来,大明这一次征伐印度,动员的兵力、民力确实超过了百万。但是以大明及其东亚藩属国近两亿人口的体量,这个动员,其实并不算穷兵黩武。但即便如此,粮价还是稳不住?
“不过现在皇兄拿下了印度,据闻那里耕地众多,水源充沛,年均温度也比我大明高得多,大部分土地都能一年三熟。所以,这粮食问题臣弟是不担心了。粮价下来了,盐啊,肉啊什么的,都会跟着下来的。”
“嗯,粮价虽有上涨,但还是维持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民生虽有影响,但也不至于活不下去。这段时间辛苦你了。你接着讲。”
“是,皇兄。吏治方面,公务员制度继续普及。目前,全国公务员已经有十三万六千余人,以前那种未经考试就在各级衙门做事的小吏、差役什么的已经减少到了两万三千余人。因为不知道皇兄什么时候回来,所以今年臣弟先做了一个方案,预计明年再招收三万公务员。如此,传统的吏员和差役就可以全部清除了。”
“非常好,在这个过程中,可有人不满闹事?”
“这个肯定是有的,不过都没有闹出太大名堂。唯一可虑的是,据锦衣卫的情报,一些地方的白莲教又有死灰复燃的迹象。据闻一些教会的骨干,都是以前的小吏、差役什么的。如此一来,这白莲教的组织能力,比起以前强了太多。”
“哼,跳梁小丑。”轻蔑的评价一下后,朱由栋道:“朕这些年重建黄册、简化税种、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民间还开办了那么多工厂……百姓的日子比以前不知道好了多少。这时候还傻头傻脑跟着白莲教走的,纯属无可救药的刁民,对这些人,不必客气。”
“哈哈,皇兄,这个不要跟臣弟说。你回来了,臣弟这个监国就要卸任了。你要怎么处置这些人,你自己跟田尔耕安排吧。”
“嘁,你这家伙。好吧,接着往下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