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全球战国> 第七六五章 战略就是调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六五章 战略就是调动(2 / 4)

“是,禀报督师,太子殿下。目前末将指挥的骑一师,前出最远处,已经到了距离安集延约莫三百公里外的撒马尔罕。目前已经探明,奥贼纠结土库曼、乌兹别克等族军队,将主力屯驻在撒马尔罕和杜尚别两处。至于其兵力规模,这个还请督师、太子殿下恕罪。敌军的骑兵不弱,我方骑兵很难底近详细侦查,所以至今估算不出来大致数量。不过经过我们与敌军的多次相互试探、小规模交火,现下可以明确,敌军的骑兵数量绝对不少于五万。”

“吴将军辛苦了,无法明确敌军总量,这个不能怪你。”

“多谢督师体谅。”

吴三桂站到一旁后,孙传庭让人在会议室的中央展开一幅地图:“殿下,各位。这是最近这些年,陆上丝绸之路重开后,锦衣卫派人跟着商队跑了三年多,根据其实地勘测,并结合部分当地地图后后绘制出来中亚地形图……简单的说,在中亚这块距离大海最遥远的地方,不管是普通的经济往来,还是现在我们的进军作战。水源,永远都是最重要的。我们的进军,离不开水源。而敌人的应对,也离不开水源。”

是的,整个中亚,因为距离大海实在是太远,所以总体是偏干旱的。但这块土地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诞生那么多辉煌的文明,以及培育出那么多骁勇善战的民族。起到主要作用的,就是两条大河:锡尔河(药杀水)、阿姆河。以及这两条大河的众多支流。

再具体一点,从xīn • jiāng出发,沿着伦纳河河谷西进,在伦纳河的发源地继续向西,找到锡尔河的发源地后,就进入了费尔干纳盆地——这是一块锡尔河贯穿通过,被锡尔河及其各条支流滋养,气候适宜、物产丰富的盆地。在21世纪,这块盆地以两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主要依靠农业和畜牧业,就养活了600万以上的人口。散是中亚地区难得的肥沃之土。

而孙传庭集群要打穿中亚,自然的就把进军的第一步,选在了这里。

不过,在孙传庭进入这里之前,这里的居民和牛羊,就被欧奥联军第一集群的司令官侯赛因,给全部撤走了。

说起来,这位阿拉伯裔的将领,自三十多年前追随易普拉欣以来,这一次,真是他遇到的最恶劣的局面了。

本来按照欧奥联合参谋部的计划,他这个集群一共是十五个师,万人。其任务是先驻守在巴基斯坦-克什米尔一线。待得大明的陆军主力在印度登陆,与欧奥主力形成对峙后。趁着大明本土兵力空虚,走中亚,再次裹挟乌兹别克人和土库曼人,进入大明的西北诸省份。以此完成对大明的背刺,逼迫大明抽调主力部队前来堵缺。如此,就达到了调动敌人的目的。

可是没曾想到,这大明居然不按常理出牌。印度这边还没动手,中亚这边却先发兵了。而且根据大明进军路途上观察到大军动向的星月教徒们传来的情报看,这支大明军队的规模,至少不下四十万。

这就让侯赛因非常郁闷了:他这个集群的后勤基地可是设在拉合尔的。要提兵北上,御敌于国门之外的话。就意味着他要翻越诸多山脉,走很远的路——这对于兵力本来就偏少,而且按照事先的计划是后发兵团,根本没有得到多少民夫的第一集群来说,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