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从珍珠港开始崛起> 第283章 军号嘹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3章 军号嘹亮(1 / 4)

猛然听到军号声的杜克,刹那间竟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就像是一个离家很久的孩子听到了母亲的呼喊。

军号,作为共产党部队的红色基因,自1927年建军那一年起,就建立了严格的司号制度,起床、出操、集合、冲锋等等指令,都被特定的军号声取代,早在红军时期,各式各样的军号号谱就多达数百首,每位新战士一加入红军,首先要做的就是识别各种号声,随着司号制度的坚决贯彻,普通官兵对号声的反应已出自本能。

可以说,军号已与这支军队的日常紧密联系在一起。

而军号更是这支军队的灵魂,它的背后,体现了一支军队对正规、作风、纪律的选择,也使得这支最初看上去弱小不堪的军队,在短短几十年后,成长为一支不畏任何强敌的劲旅。

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以及之后的朝鲜战争,与军号有关的铁血故事不胜枚举,很多深入了解过这支军队的外国友人,无不对它特有的军号声印象深刻,1938年,美国著名新闻记者斯诺的《西行漫记》出版,它的封面就选用了一位英姿勃发的红军号兵的照片。

尽管到了杜克那一世的军旅生涯,军号作为传统发号施令的手段已然落伍,它已被更先进的信息传播手段取代,但军队高层为了传承红色基因、促进战斗力的提升和提振士气等方面的考虑,司号制度被继续保留。

正因为这样的本能,乍听到熟悉号声的杜克,闪电般从麦地里弹跳而起,开始不顾一切向前冲锋。

冲锋号就是全力突击的命令,只要是这支军队的任何一名士兵,唯一要做的就是进击进击再进击!

“兄弟们,跟我一起杀敌,狠狠揍小日本侵略者!”

双眼通红的杜克拼命狂跑,几乎是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决绝而又义无反顾,根本无视阵地上到处乱飞的流弹,他的玩命使得很多国军士兵不禁有些怀疑人生:难道这位美国人和小日本有不共戴天之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