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太平客栈> 第一百六十五章 宏愿为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五章 宏愿为德(2 / 4)

儒门素来就有三不朽的说法,是为:立德、立功、立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

三不朽中以“立德”居首位。不过立德并非个人道德,而是建立某种道德规范,推广世间,教化众生,首推就是儒门四圣人,至圣先师、亚圣、理学圣人、心学圣人。其次是“立功”,救生灵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历代名臣都可归于此类。

最后才是“立言”,也就是道德文章,因为前两者往往非一介书生的能力所及,于是文人每以“立言”为第一要务,以求不朽,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自传于后。

从这一点上来说,“素王”剑如其名,就是为儒门的素王所准备,在心学圣人离世之后,再无人能够“立德”,自然无人能够持之。

不过龙老人却是另辟蹊径,在三不朽之外,还有儒门先贤横渠先生的横渠四句,代表了儒门之人的四种志向,也可以视为“德”,类似于佛门的许下大宏愿,同样能够催动“素王”。

龙老人便是用了这种手段,不过四大“宏愿”也因人而异,对于龙老人而言,“为生民立命”和“为万世开太平”与自己道不相同,只能放弃,“为天地立心”只能算是一般,反而是“为往圣继绝学”与他十分契合,因为他是儒门的守门人,守护儒门也可以视为守护圣人们的学说传承。

在这一点上,李玄都恰好与龙老人相反,若是让他催动“素王”,许下的宏愿必然是“为生民立命”和“为万世开太平”,反倒是“为往圣继绝学”与李玄都格格不入。

正因如此,龙老人跳过了横渠四句的第二句“为生民立命”,而且第二剑的威力也远胜过第一剑。

“天师雌雄剑”的威力来自于镇魔井洞天,“素王”的威力则来自于龙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素王”与帝京城的大阵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是一个主攻而另外一个主守。

二次帝京之变后,帝京城大阵的控制权便落到了儒门的手中,有李玄都破阵的先例在前,儒门当然不会无动于衷,在过去两个月的时间中,儒门之人并没有闲着,全面清理了北龙一线,将地师曾经做过的种种埋伏,悉数除去,修补残缺地貌,重新恢复了北龙畅通。

从始至终,老谋深算的龙老人就没想着通过栖霞山的古阵法来困住李玄都,原因也很简单,大真人府没有困住,帝京城也没有困住,区区一座栖霞山还能胜过大真人府和帝京城吗?他干脆转守为攻,以阵法将栖霞山与五行山相连,汇聚龙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