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汉并天下> 第四百四十一章 军事院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四十一章 军事院校(2 / 3)

陆军部尚书史曾、大司马富平侯张安世、户部尚书史玄三人眼见天子刘洵圣意已定,都是不敢再说什么,便纷纷拱手称是。

特别是户部尚书史玄,虽然对于这份计划书依然持反对态度,但是天子刘洵的旨意不容置疑,户部尚书史玄眼见天子刘洵注意已定,也只有全力以赴而已。

随后,朝廷各部便开始运转了起来,紧锣密鼓的筹备两所陆军学院,以及各地郡国的军事院校。

数日之后,陆军部侍郎王贺率领一队铁骑从长安城出发,向东赶到济南郡,接着又一路向西,没几天的功夫便赶到了平阴县。

这一路上虽然路途遥远,但是因为各地的驰道基本上已经修筑完毕,所以众人的行程并没有太过耽搁,一行人也没感到太过疲惫。

此时大汉各地郡国之间的官道,已经全部进行了修缮,虽然现在还有不少地方的官道正在施工中,但大部分已经竣工完毕了。

从济南郡到平阴县的这段官道,不但路面拓宽了一倍,而且还全程铺上了水泥,实现了路面的硬化,来往行人再也不用担心雨雪天气路途难走、泥泞了。

为此,朝廷已经先后六批拨下了三百九十余万缗钱财,以及九十五万石粮食,而且随着后续工程的延续,商部还在不断的调拨钱粮。由此可见朝廷对于基础建设的看重,以及力度之大。

没过多久,户部侍郎王贺一行人便出了平阴县,朝着下一站赶去。

此番户部侍郎王贺一行的任务便是审查各地郡国军事学院所需钱粮的使用情况,负责记录各地的具体事宜,并且写成奏呈,返回长安城之后向户部尚书史玄进行禀报。

这一日,众人赶到一处市集路口,发现当地县衙雇佣的两个当地青壮正在指挥来往行人。

只见二人都是各自挥舞着一面小旗子,其中一人的旗子是红色的,一人的旗子的绿色的。

这就和后世的红绿灯一般,行人见到红色旗子举起,便在路口等候,让另外两个方向的行人先走,待到绿色旗子举起才会继续前进。

同时,户部侍郎王贺也是发现,来往的行人绝大部分都是在靠右赶路,这也是朝廷定下的规矩,据说是天子刘洵当初制定的规矩。

虽然这些规矩在不少人看来有些奇怪,但是官道上的人潮却比以往顺畅了许多,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人潮互不打搅,整条官道上都是整齐无比。

“真是长见识了!”

户部侍郎王贺说道:“天家做的这些事情,都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真是前无古人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