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贾珍如今知道的越多,也越发敬畏,像原著那样,轻薄秦氏的事情自然不会发生,明宣也不会想到,这个令自己头痛的流言,竟然也算是无意间解决了红楼一大丑事。
此刻的明宣其实有种被火烤的感觉,只觉得一出去以后,面对众人的视线,浑身上下都不对劲。
明宣甚至想起了勇王府当时察觉的不对,他直觉是老勇王故意做出了这么一场戏。
而让明宣无语且奇怪的是,自家父王和祖父对此不但一点生气的意思都没有,甚至还有心思听太监们讲这些各种版本的流言。
最过分的是,建元帝大概是闲着没事干,还对明宣评点这几版流言里的问题和不对劲,还有心学民间把此事编成戏折子四处传唱。
这让明宣的认知受到了极大的困扰。难道这古代皇室里一点都不忌讳父子兄弟争权吗?
显然不是,再结合当日父王忽然让他去勇王府探望老勇王,好似自己一步步的踏入了祖父父王与老勇王的算计当中啊!
明宣又不傻,他想到关键处,灵关一闪便明白了。
故而心高气傲的明宣颇有些受不住两个老狐狸和一个中年狐狸的戏弄,便雄赳赳气昂昂的朝着大明宫问罪去了。
到了大明宫,建元帝似乎是知道明宣的来意,笑了笑,对明宣的愤怒表情表示毫不在意。
而明宣又不是小孩子,自然猜得到父王与祖父这个态度是为了自己,也不会像小孩子一样不懂事了。
所以问罪的情绪根本没持续多久,就偃旗息鼓,可怜兮兮的说道:”祖父和父王怎么总拿我当小孩子,有什么事都不告诉我。“
建元帝一开始对明宣的兴师问罪只觉得好笑,但听到后头明宣说的话,却是很受触动。
也许是皇家森严肃静的气氛,皇家子弟中,从没说过有父子祖孙关系特别亲密的。太子和明宣算是特例。
而对建元帝而言,明宣绝对是个特例,一开始建元帝因为明宣的身份,因为明宣在玉真仙人那里特殊的评价,因为明宣那特殊的长相。才会对明宣如此宠溺。
但接触下来,建元帝不得不承认,明宣是个很好的孙子,在他面前,明宣不是被教导成一个乖巧令人称赞的晚辈,而是一个贴心的晚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