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绛色大宋> 第五一四节 泉州人口增加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一四节 泉州人口增加了(2 / 4)

当下有个小吏上前。

陈傅良吩咐:“传本官命令,一个月之内,码头增加日两万担泊位。”

“这,这就安排下去。”

大宋的码头有的是按船只停靠位计算,有的却是用货物的流通量计算的。

韩绛知道,两万担的泊位至少要五个新泊位,眼下大宋能去交趾、占城的海船,装粮食的船是运量最大的,一船四千担。

可靠人工装船、卸货。四千担要一天时间。

若是换成运麻料、布料的船,一船的最大装载量不会超过一千担。

一个月时间,增加两万担泊位,不容易。

陈傅良对韩绛说道:“泉州眼下要想稳,那么作工的机会就一定要多,多到各坊抢人,水力织坊我知道短时间内肯定不会放在泉州,但织布总是有不能水力的。麻变成线,这水车的技术也不算什么秘密。”

“恩。”

陈傅良继续说道:“棕,我要些。”

韩绛也说道:“我需要茶。”

“安心,福建路这里十地八山一水,只有一成是平的。我不是福建路转运使,也指挥不动他们。可我泉州港挂出需要茶百万担的牌子,想来各州府不动也得动,他们不动,山民也由不得他们,自己也会种茶,然后顺水路运到泉州来。”

韩绛问了:“陈知府你说的山民,是我们说的那个山民,还是山里的民?”

韩绛问的怪,可意思陈傅良懂。

山民,不是贬意,多指福建路汉族之外其他各族,各部落。

陈傅良回答:“都有,眼下我准备在泉州开一个书院,教人识字,顺便教人种茶。报名的很多,就有咱们所说的山民,他们也发现,茶可以让他们变富。”

“恩,好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