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绛色大宋> 第632章 鄂州江上谈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2章 鄂州江上谈判(2 / 4)

施子彦在给韩绛展示的新船技术有两种,一种是快速纯战船外层加装铁皮,再船头加铁角,比起历史上真正出现的第一条铁甲船早了也就十年。

但设计却更好。

另一条,真正的大宋船舶工业的巅峰了。

后世名为:低重心流体减震装置。

专业一点讲,这技术的就是:

船在每个舱室底部都有一个带盖的小孔,船舶技术专家称之为“水眼”,航行中,雨水或溅落在船上的浪花,可以通过“水眼”流入船底一个连通的夹层舱室,夹舱中的水降低了船体重心,使船行驶更加稳定。由于夹舱中水的惯性和内摩擦,会部分抵消由于风浪产生的船体起伏晃动。

七十年前,有位大船匠为海船研究的。

当时朝廷不仅仅是没钱,而且宋徽宗这种只知道享受的人,怎么可能把钱花在造船上。

还好,这技术资料没丢。

再结合大宋独步天下的水密仓技术,这两项技术之下,十二桅远洋巨船已经可以开始批量生产了。

施子彦心中明白,也就是韩绛了。

换成朝廷任何人,怎么可能只因为工匠有了创造性的发明,动不动就是百万钱巨赏。

这样的巨赏,推动了工匠们的狂热。

韩绛在巡视他的南海领地,再说鄂州。

鄂州已经是十室九空,大部分鄂州的百姓都跟着宛城军撤退到了江北,因为江北可以租种官府的土地,地租便宜的和白送差不多,但要按亩数依摊丁入亩的规矩交税。

这不重要了。

主要是,有自已的田,自已的家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