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这是要卖药吗?”
听完肖章的方略,安子玉瞪大了双眼:“对症下药,售出不负责,这是医者、药房行当的规矩。商圣大人,您这是要打破医药行当的规矩,是会引来同行群攻的呀!”
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
每一个行当,都有着各自的规矩。
规矩出现的成因,是为了确保一个行业的良性延续、利益最大化。
安子玉很清楚,如果肖章的这些想法一旦付诸实施,医药行业必然会发生一场大地震。
首先打折诊病这个套路,会让许多坐馆的医者,因无法与药场达成合作而接诊量锐减。
接诊量减少,就会让很多名声不显、医书不太强的医者最终被bi入绝境。
卖出去的药,快过期了、药场回购。
肖章这个想法若成真,必然会大大地压缩药材商人的出货量。
并会打压其他自有配方的药房,迫使他们有样学样、跟着一起回购。
加大药房的经营成本同时,必然会挤垮很多本钱少的药房。
到了最后一个策略,药卖出去、还要管病患用药后的反应,还要帮不适症的出钱找医者。
若肖章这个想法得以践行,那么新药场建成之后,成药卖到哪里、哪里的医者和成药商就会被打垮一大批。
大梁医药行业的行规,讲的是给人留路、医德济世,悬壶施恩、不计回报。
安子玉的认知里,将肖章这些想法综合到一起,就是一个主题:一家独大、入行既称霸。
两个人,两个不同时代的思想,注定在所谓行规这件事儿上截然相反。
肖章自己的想法则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因为如今的肖章,已不再是当初那个揽月楼后厨的管库。
如今的肖章,通过麻辣烫、南北二巷,通过查抄蔡祝两人的府邸,变成了大梁京城里可以排到前十的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