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布阵,讲究的是紧锣密鼓、扎实稳打。
可夏光裕虽出身行伍,却从未真正学习过领兵之道。
清醒以后,他想到了江湖人的一个思想: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夏光裕登台点将、率先谴出三路兵马,朝着三佬寨杀将过去。
夏光裕总共才带了一万五千多兵马,他分兵三路、使得每路都只有一厢、两千五百人。
两千五百人,苏帕猜在三佬寨里,那可是集结了十五万大军。
一见夏光裕狂妄至此,居然想用七千五百人、来攻他十五万大军防守的城寨。
苏帕猜是又气、又怒、又觉得可笑。
愤怒之下,他完全不顾逃至此地那三个南蛮首领劝阻,直接下令让九万大军分兵三路杀出城去、正面迎战。
同时为了确保胜利,苏帕猜让城寨外屯驻的九万人,亦同步协同、从侧翼对义宁军展开攻击。
作为蒲甘国的副丞相、大将军,苏帕猜的这套战法本是无可挑剔的。
可惜,他不顾三部蛮首劝阻,从开始就注定了必将面对失败……
见到敌军杀出城来,宋定邦、宋定国、李海荣三个人同时露出了嗜血的笑容。
心生杀敌意,号令皆刻出。
火炮率先开火、火骑兵随即展开冲锋,最后是步铳兵排列着整齐地队伍有序推进。
第一轮火炮轰过去以后,蒲甘军的先锋部队、大概三万多人象兵已先被摧倒了一大片。
当火骑兵以低攻高、对着象兵阵发起冲锋后,彻底将蒲甘的象兵阵给摧毁了个干干净净。
象兵是蒲甘抗拒天竺三国,最大、保命的本钱。
苏帕猜从未想到,他的先锋军、整整三万象兵,竟在眨眼间就被义宁军给消灭。
大惊之中,苏帕猜急令旗手传令、让两翼那九万人藏象兵至阵后。
他是想改变战法,让步兵和枪兵先上前与义宁军缠斗。
待义宁军的火骑兵力竭、炮兵缓冲时,再谴象兵出击、去干掉义宁军的步铳兵。
可惜、可叹的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
夏光裕是未曾学习过领兵之道,但见两翼之敌进行变阵那一刹那,他马上猜出了敌将意欲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