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人、敢用人,赵维桓当然也不是白痴。
微微一笑,他望向高阶说道:“父皇请放心,儿臣府中少詹事曹仲德,将作为此次夏光裕出使百夷的副使。有他在,夏光裕搞不出大事情来。”
“曹仲德。”听到这个名字,赵喆皱眉思索中道:“那小子确实也是个奇才,不过确实个野心极大的人。此番可重用,却不能堪以大任、日后不可重用。”
“儿臣知道了。”
闻此言,赵维桓也马上转移话题:“父皇,儿臣有一个新的构想,可行与否,还望父皇定夺。”
“何事?”
看向赵维桓,赵喆道:“你之所思若为社稷,可尽言之。若仍为那肖元敬,就不要再讲了。朕能给那小子的,已尽量再给。你想为他争更多,就先让他建立更多功勋,做出更多利国利民的大事来再说吧!”
“此事因肖元敬而起,却与他并无关系。”
知赵喆此言深意,赵维桓说道:“儿臣所想,乃是想改商社准营之制。通过一套新的模式,让我大梁境内再无隐商,进而为国库开新源、纳新财。”
隐商。
听到这个词,赵喆眼里一丝异样的光芒闪过。
隐商是何意呢?
就是做着生意,却不为朝廷、不被各自官府掌握其经营状况与收入,连税款都只能按最低标准征收的商人。
隐商最大的群体,是那些贩私盐、贩私粮、贩私茶甚至是向境外私贩瓷绸铁等货物的商人。
私贩之商,不但不缴税,还会祸害大梁整体的营商环境,一直以来都是一种令朝廷深恶痛绝的存在。
既然赵维桓如今想到了解决隐商之法。
紧紧盯着他,赵喆说道:“将你的构想说出来,让朕先听一听。”
“南北二巷入市之商,肖元敬均命发给三证。”
得到允许,赵维桓说道:“其一名为营业许可证,其二名为榷贸许可证,其三曰保税返税证。凡欲取三证者,必须经过肖记商社多重考量,确定资质、确定规模、确定可收与可返税款后,才可在二巷合股、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