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寒门商圣> 第219章 兄弟嫌隙难冰释,定王调人监襄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9章 兄弟嫌隙难冰释,定王调人监襄王(1 / 4)

襄王最终看清形势,选择了给高仕群修书一封,恳请他出面斡旋。

顺水推舟的人情,平定最大威胁的功劳,高仕群自是不会放过。

于是乎,在高仕群的主导下,在崔臣的策应之下。

赵喆决定放过这个“一时昏了头”的儿子,给他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

不过给他这个机会的前提,是襄王必须接受三个条件。

什么条件呢?

其一,放弃封地、遵皇命,接受异地就藩的诏令。

其二,放弃绝大多数兵权,并保证逐步将亲军数量,减少到朝廷规定数量。

其三,自请罚俸三年,还要将王府库中藏资的十分之七全部贡奉国库。

迫于形势,聪明过人的襄王最后只能檄文天下,宣布全盘接受父皇之命,只留一厢亲军参加北伐。

如今从封地带出来的十万大军,三厢、近八万人全部给高仕群收编。

或是遣散、或是就地安置。

还有些刚刚投军的新兵,则被编入了冀州厢军,跟随中山郡王出征、北伐去了。

襄王府的库银,还在点算。

襄王封地内的官吏,也正在有条不紊地更换中。

襄王军中的各级将领,更是由赵维桓指定、全部调换了一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